“糖友”不良情绪自测方法 让您及早发现焦虑抑郁
核心提示:因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等方面处处受限,导致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存在焦虑、抑郁问题。对此,北京中医医院心身医学科卢伟表示,糖尿病患者自身应高度警惕心理疾病,对已存在心理疾病的糖患而言,自身应做到适当的心理调适。
- 卢伟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
- 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北京中医医院
“六旬老人在家中独自看护3岁的孙子,孩子睡醒后独自爬上了窗台上,坠楼身亡。数月后,老人暴瘦近20斤,经检查发现空腹血糖指数16-17mmol/L,被诊断为糖尿病。”
在北京中医医院开展的“糖尿病与情绪”专题讲座上,心身医学科卢伟副主任医师讲述了这一真实病例。对此,卢伟表示,巨大的情绪刺激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响较为显著。
北京中医医院 心身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卢伟
从医学角度来讲,糖尿病与情绪的关系,对于糖尿病的界定已超过内分泌这一范畴,且扩大为心身疾病。也就是说,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焦虑、抑郁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心理问题,且心理问题高于正常人1-2倍。因此,卢伟认为,糖友应高度警惕自身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
自测小问题 做到尽早发现疾病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形象地描述了抑郁情绪。卢伟表示,焦虑、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三大症状:前驱、典型、伴随症状。
前驱症状:失眠、疲乏、无力,种种内感性不适(如:嗓子堵、心脏要跳出,胃抽紧等感觉),其共同点均为检查并无异常。
典型症状:情绪低落,压抑、兴趣下降/丧失,无法从生活、学习、工作中找到乐趣。
伴随症状:睡眠障碍,焦虑、躯体症状,思维迟缓、行为抑制、注意力不集中等方面。
据卢伟副主任医师提供的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情绪的5个自测小问题,可帮助您尽早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
1.是否经常感觉沮丧、情绪低落或无望?
2.是否感觉没有兴趣或做事情没有乐趣?
3.是否经常感觉自己对社会、家庭没有存在的意义?
4.是否经常感觉注意力难以集中?
5.是否经常想到死亡?
每个问题如回答“是”计1分,如超过3分,则建议您尽快就医做进一步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卢伟给出以下建议:
1.运动:过程中可增加大脑内啡呔含量,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且适量的运动本身可让人产生愉悦的情绪。
2.饮食:哈佛大学曾有报告指出,深海鱼的鱼油中omega-3脂肪酸是常用的抗药,如碳酸锂的类似作用,可素缎神经传导路径,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使人的心理焦虑减轻。
3.睡眠: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前提。
4.社会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心理调适:首先要了解自身情绪,需宣泄、转移淡化。
6.专业治疗:给予中药、针灸、心身治疗(心理治疗),抗抑郁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