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首页 39问医生 名医在线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新闻 诊疗 药品 手机挂号30秒挂号、免费问医生
与万千病友交流
扫描下载
39就医助手APP
收录14502种疾病、症状

专家访谈:糖尿病发病率翻倍 治疗出现新突破

2016-03-19 00:07:5039健康网

核心提示: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河南省医学会与其所属的糖尿病学分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学术会议于2009年11月3-7日在河南郑州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杨文英 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中日友好医院
名医介绍:主任医师,46年从医经验,擅长领域:治疗内分泌疑难病包括垂体病、甲状腺病、糖尿病、肥胖病等。特别在糖尿病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荣获200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1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潘长玉教授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翻倍

  资料显示,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4千万左右,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已经从糖尿病低患病率*跨入糖尿病中等患病率*行列。 据*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示营养与发展中心提供的专题研究报告,中国每年糖尿病人的医疗费用高达833亿元。

  今年11月14日是第十八个世界糖尿病日,其主题是“糖尿病的教育与预防”。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潘长玉教授说,在IDF的报告中预计中国和印度的糖尿病患者分别是四千万和五千万,但实际情况远不止这些。由于人口基数大,城市化进程迅速,饮食结构日益西化,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翻倍增长。目前在各大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已经占据了总数的60%,所以糖尿病的治疗对于中国来说有更加特别的意义。

  潘教授同时指出,随着联合国对于糖尿病的重视提高,许多*也都开始相应地加强对于糖尿病的重视程度。中国目前的优势在于正在进行的医疗制度改革,借助这个机会,可以通过把基本药物下放到基层,合理调整治疗费用和建立社区预防治疗新模式等方法把糖尿病的治疗工作做的更好。

  糖尿病治疗出现突破

  在过去的40年中,全球已开发了100多种降高血糖药物,口服药 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和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药物和格列奈类药物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双胍类药物主要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α-糖苷酶抑制剂则主要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吸收。就算这样,也只有2成半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这是考察降糖的金标准。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的杨文英教授说:“强制性的口服降糖药不‘知道’什么时候作用,什么时候停止。所以治疗边际效益迅速递减,直至功过相抵,甚至走向反面。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加深了对胰岛β细胞生理学和胰岛素外周作用机制的了解,国外已研制出新型抗糖尿病药物DPP-4抑制剂。其典型代表就是默沙东公司研发的Januvia。”

  杨文英指出,DPP-4是“生理性降糖”,这种创新药物能够增强一种名为肠降血糖素系统的人体生理性系统,这个生理系统自身就能够影响胰腺的β细胞和α细胞,有助于调节葡萄糖。DPP-4存在葡萄糖水平依赖性。通俗地说,需要的时候,它才工作。它不会一味地只知道降糖,不知道刹车,更不会掠夺性地压榨胰岛,耗竭胰腺的功能。相反,试验证明,它具有长期保护人类β细胞的前景。此外,因为它不会导致体重增加、血糖降低等的副反应,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也会大大提高。因此,理论上它的有效作用年限会大大超过目前的口服降糖药,病人的胰岛素依赖会大大延缓。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潘长玉教授说,在过去的糖尿病治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治疗的进步所在,不断地推出新药物,从最开始的一两种口服药和仅有的两种动物胰岛素发展到现在临床针对不同发病机制的100多种药物及多种胰岛素治疗。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糖尿病人寿命的延长,心血管病、肾病等并发症也越来越多,我们在取得突破的同时也在面对新的挑战。而且,现在糖尿病的治疗不能把治疗目的停留在生存,更重要的是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避免低血糖等的发生。而Januvia在目前的临床观察中是不引起低血糖的。

  Januvia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在目前的临床观察中尚未发现其疗效有显著的衰减现象。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中显示,很多糖尿病的治疗药物,比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磺脲类,在治疗一段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但是在临床数年的捷诺维治疗观察中发现,捷诺维的治疗在血糖控制后能够很好的维持,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衰减。

  美国曾经获得Benting奖的拉夫·迪弗拉兹预测,在今后的糖尿病治疗中,DPP-4抑制剂将会成为与二甲双胍和TCD一样成为治疗药物的主流。

您最近浏览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