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眼睑下垂诊断详述

上眼睑下垂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 如何缓解和预防?

  一、诊断

  如系先天性,检查是否:①单纯性上睑下垂(提上睑肌功能减弱或消失);②上睑下垂合并上直肌功能减弱;③上睑下垂合并其他睑部畸形,如内眦赘皮等;④上睑下垂合并(Marcus-Gunn)下颌瞬目联带运动现象。

  如系后天性,检查是否:①外伤性合并眶或颅脑损伤、或合并颈部交感神经损伤;②疾病性如重症肌无力;③机械性如沙眼性睑板浸润,或睑失去支撑力量,如无眼球。疑有重症肌无力时,可作新斯的明试验;疑有交感神经性下垂时,可作羟基苯丙胺试验

  二、分类

  1.神经原性上睑下垂

  此为神经支配缺损的结果。常因:①动眼神经麻痹常合并第Ⅲ颅神经麻痹其他症状;②眼肌麻痹偏头痛,较少见,其特点为一侧偏头痛后同侧动眼神经麻痹;③交感神经损伤后发生Horner综合征;④联带运动性睑下垂(Marcus Gunn综合征)。

  2.肌原性上睑下垂

  为提上睑肌有缺陷所致,如先天性发育不良、重症肌无力、肌萎缩、眼营养不良以及眼外伤影响提上睑肌收缩功能时均可发生睑下垂。此型睑下垂可分为轻(1~2mm)、中(3~4mm)重(5~6mm)三种,提上睑肌功能可描述为:良好(>8mm)、尚好(5~7mm)、不良(4mm或更少)。此仅用于先天性睑下垂量的估算,若用于后天性睑下垂等量的手术矫正常产生过矫现象。

  3.腱膜性睑下垂(aponeurotic ptosis)

  是由于提上睑肌功能传导障碍所致。由于腱膜缺损或撕裂显示出提上睑肌腱膜的微弱。腱膜亦可发生浸润或被脂肪组织所取代。在各型眼手术后可患腱膜性睑下垂,这可能由于术后眼睑水肿或眼覆盖时患者用力睁眼过度伸长伤及微弱腱膜所致。腱膜缺损的典型表现是睑皱折(双眼皮)过度或模糊,睑板上的眼睑很薄甚至在患者闭睑从此处能看到瞳孔

  4.机械性睑下垂

  常由于各种睑肿瘤,睑松弛症等而引起,也可因眼睑瘢痕影响提上睑肌运动而引起。

  不同的类型,选择的手术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于先天性上睑下垂单眼或是双眼上睑肌功能不全或是丧失的朋友们来说,自然睁眼平视时,轻者的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超过3mm,中等程度的下垂遮盖角膜1/2,而重度下垂者超过角膜1/2或遮盖全部角膜。很多上眼睑下垂的朋友们,在双眼上视时,下垂侧的眉毛会高竖,会用额肌收缩来补偿提上睑肌功能的不足,这个时候患者的额部皮肤,就会有有明显的横行皱纹。

  三、种类

  1、先天性上眼睑下垂,为先天发育畸形,多为双侧,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2、外伤性上眼睑下垂,外伤损伤了动眼神经或提上睑肌,M�ller肌,可引起。

  3、机械性上眼睑下垂,眼睑本身的疾病,如重症沙眼、睑部肿瘤等,使眼睑重量增加而引起。

  4、假性上眼睑下垂,无眼球、小眼球、眼球萎缩及各种原因导致眶脂肪或眶内容物减少,可引起上睑下垂。

  四、治疗

  先天性上眼睑下垂的最佳治疗时机

  1、一般以2-5岁以后手术为宜;

  2、严重上睑下垂可提早在1岁左右手术;

  3、如果上睑下垂遮挡瞳孔影响视力可以提前至2岁前手术;

  4、考虑到患儿的心理健康,也可早些时候手术。后天性上睑下垂在查明病因后,经治疗稳定在6~12月以后可考虑手术。手术效果:将手术切口埋藏在双眼皮的皱褶内,

  一般看不出,术后形成双重睑、早期眼睑闭合不全,一般6个月后可以闭合。

  上眼睑下垂的矫正术

  归纳下来大致可分为两类:

  ①通过提上睑肌缩短或缩短加肌止缘前移,以增强提上睑肌的功能;

  ②借助邻近肌肉或植入物加强或替代提上睑肌的作用,如利用额肌、上直肌牵引提高上睑缘位置等。

  (1)提上睑肌缩短术:经过无数术者的改良,手术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经结膜切口(内切口法)和经皮肤切口(外切口法)或结膜和皮肤联合切口的方法。适应于双侧或单侧轻度或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且提上睑肌仍有部分功能者(提上睑肌的肌力在5mm或5mm以上)。亦可用于后天引起的腱膜性上睑下垂。此种手术方法保持了肌肉原有的行走与运动方向,是比较符合眼睛的生理要求的,术后效果也比较理想。但是,此法仅限于提上睑肌有部分功能的轻、中度的上睑下垂,如提上睑肌功能较差(提上睑肌肌力不足5mm),进行提上睑肌缩短或再加肌止缘前移,手术效果可能不理想,如该肌功能完全缺失,则更难奏效,勉强进行大量肌缩短,术后会导致严重睑闭合不全、复视等严重并发症。

  (2)额肌提吊术:额肌提吊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各种材料或组织的帮助将睑板和额肌联结起来,间接利用额肌肌力,矫正上睑下垂。当下应用的材料和组织有自体宽筋膜、皮肤、肌肉、同种异体硬脑膜、同种异体巩膜、丝线、银线、不锈钢线、硅胶条等。其中以自体宽筋膜较好,它植入后不会被排斥,不会延长,手术后睑裂高度和眼睑形态稳定。缺点是患者大腿要多作一切口,不易被患者接受,术者也觉麻烦,而且患者要利用额肌收缩抬眉使睑裂开大,所以术后患者有不同程度抬眉现象。

  使用异体硬脑膜或异体巩膜提吊,但数年后睑裂又慢慢下垂,或睑某部分出现变形,也有少数因植入组织较早被吸收或纤维化而失去疗效。丝线矫正效果很好,手术操作方便,但维持时间比异体硬脑膜或巩膜短得多,这种已基本不采用。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利用额肌,作成额肌瓣,下移与上睑板缝合固定,直接用额肌肌力提上睑矫正睑下垂,称为额肌肌瓣直接悬吊术,这一方法不用通过中间联结物起作用,避免了间接利用额肌的缺点,适用于额肌功能良好,先天性或后天性上睑下垂,尤其对严重的上睑下垂效果好,亦可用于其他手术方法矫正上睑下垂失败的病例。由于其手术为动式,患者在治疗后不仅能睁眼,而且能闭眼,此外,额部的深皱纹在手术后可自然消失,使额部显得宽阔、平坦,且患者在术后还可获得重睑的美容效果。

了解更多就诊知识>>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