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尿素

  尿素(Urea,ure)是哺乳动物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终产物。在肝脏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主要由肾脏排泄。由于尿素的分子量小又易于溶解,扩散力极大,故脑脊液、浆膜腔积液、唾液、汗液中的尿素浓度基本一致。血尿素浓度主要受肾功能和蛋白质摄入量和分解代谢情况的影响。目前临床实验室测定尿素最常用的方法有二乙酰-肟法,酶偶联速率法。

...[详细][收起]
目录:
基本信息 注意事项 指标结果解读 相关症状 检查作用 检查过程
  • 检查部位: 血液血管
  • 科室:
  • 空腹检查:
  • 医院参考价: ¥8-¥10查看详细>>
  • 指标解读:
    正 常
    异 常
  • 相关症状: 尿素廓清障碍 [更多]

血清尿素注意事项

  (1)二乙酰-肟法:

  ①尿素不能直接与二乙酰-肟反应,加入二乙酰-肟和强酸的目的是生成能与之反应二乙酰。加入Fe3+(或Cd2+)是为消除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羟胺的干扰,硫氨脲可使反应的敏感度提高20倍。以前许多书刊介绍的方法是将二乙酰-肟与硫氨脲配在一起。但两者可生成针状黄色物质,用硫氨脲配在酸试剂中克服了这一缺点。

  ②酸浓度与吸光度呈正相关,故酸浓度要准确。所用试管口径,放入沸水中的倾斜角度要尽量一致,水液面要在试管内液面之上,煮沸时间以放入试管重新沸腾计。最好每次测定标准和质控。观察尿素动态变化时,应嘱患者恒定食入蛋白,并空腹采血。样本不能立即分析时,可提取血清(或血浆)于密封样杯中,置4℃存放可稳定7天。结果大于20mmol/L时,样本改为10μl,结果乘以2。

  ③此法虽然加入硫氨脲和镉离子,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显色强度和色泽稳定性,但仍有褪色现象(每小时约5%),所以,煮沸加热显色冷却后,应及时比色。

  ④所用20μl加样器务必校正无误后方可使用。

  ⑤血浆(清)中尿酸、肌酐、氨基酸等含氮物对本试验无干扰,溶血可能结果偏高,黄疸可能结果偏低。

  ⑥血浆(清)尿素含量与进食的蛋白质含量有密切的关系。在高蛋白饮食时,血浆(清)中的尿素含量可明显升高,而低蛋白饮食时,则含量显著降低。

  (2)酶偶联速率法:

  ①该法最常出现的问题是试剂失效或反应系统被污染。试剂中最不稳定的是NADH和谷氨酸脱氢酶。在分析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如用血浆则不能用含氟化合物或NH4+的抗凝剂,前者可抑制尿素酶活性,后者则可参与反应。

  ②试剂空白吸光度应大于1.2A,否则说明NADH被氧化。同种试剂、仪器,在分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定得F值应相对恒定,否则说明试剂失效。

  ③复溶试剂勿振动,以免酶变性失活。必须用无氨水复溶试剂。试剂杯、样品杯、反应杯要无氨、洁净、无酸碱污染,应每次定标,并跟测质控血清。

血清尿素指标解读结果

正常值:
(1)二乙酰-肟法:2.0~7.1mmol/L。
(2)酶偶联速率法:2~7.1mmol/L。

高于正常值:
暂无相关资料

低于正常值:
暂无相关资料

血清尿素相关症状

血清尿素检查作用

血尿素浓度主要反映肾功能和蛋白质摄入量和分解代谢情况的影响。在肝脏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主要由肾脏排泄。由于尿素的分子量小又易于溶解,扩散力极大,故脑脊液、浆膜腔积液、唾液、汗液中的尿素浓度基本一致。

血清尿素检查过程

二乙酰-肟法:1.试管分别标明空白管“B”、测定管“U”、标准管“S”。 

2.分别于测定管加血浆(清)20μl,标准管加标准应用液20μl,空白管加蒸馏水20μl。  

3.各加酸性试剂3ml、二乙酰-肟试剂3ml。

4.充分混匀,煮沸加热10min,取出、冷却。 

5.520nm波长,空白管调零比色、读取标准管及测定管吸光度。附注:①该法最常出现的问题是试剂失效或反应系统被污染。试剂中最不稳定的是NADH和谷氨酸脱氢酶。在分析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如用血浆则不能用含氟化合物或NH4的抗凝剂,前者可抑制尿素酶活性,后者则可参与反应。②试剂空白吸光度应大于1.2A,否则说明NADH被氧化。同种试剂、仪器,在分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定得F值应相对恒定,否则说明试剂失效。  ③复溶试剂勿振动,以免酶变性失活。必须用无氨水复溶试剂。试剂杯、样品杯、反应杯要无氨、洁净、无酸碱污染,应每次定标,并跟测质控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