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核心提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急腹症,主要是由于胆囊本身存在疾病,或者受到细菌感染,胆囊动脉发生栓塞,导致胆囊缺血、坏死而引起,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急腹症,主要是由于胆囊本身存在疾病,或者受到细菌感染,胆囊动脉发生栓塞,导致胆囊缺血、坏死而引起,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
一、原因:
1、胆囊疾病:常见的如胆囊结石、胆囊炎等,导致胆囊管出现梗阻,胆汁无法排出,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壁由于缺血而出现急性坏死,局部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组织水肿、充血,并出现炎症反应,可表现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2、细菌感染:常见的如革兰氏阴性杆菌、厌氧菌等,胆囊内的细菌滋生繁殖,胆汁中的脂多糖含量增加,胆汁的致炎性物质含量也会增加,导致整个胆囊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出现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二、症状:
1、腹痛:疼痛主要集中在右上腹,程度比较重,病变严重时,疼痛可以放射到右肩或背部,当局部炎症严重时,可以引起全腹疼痛;
2、发热:发热属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主要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寒战、高热等;
3、黄疸:主要是因为胆汁排泄受阻,胆汁反流入血,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而引起皮肤巩膜黄染;
4、休克:如果患者病情发展比较迅速,出现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引起患者休克,甚至死亡。
三、治疗: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一旦确诊,应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如胆囊切除术,否则容易引起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一般可以根据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先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再进行手术治疗,如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