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积气诊断详述

门静脉积气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 如何缓解和预防?

  腹部X线平片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意义。早期主要表现为麻痹肠梗阻小肠排列紊乱,充气明显,肠腔内可见多个液平,呈阶梯状。病情进展如肠内气体进入肠壁则出现肠壁囊样积气。肠壁间增宽,肠壁局部出现囊泡状或串珠状透亮区,浆膜下积气时可呈现线,弧状或环状透亮区,较重病例因肠内气体进入门静脉可见门静脉充气征:肝脏可见自肝门向肝内沿门静脉走行的条型或树枝状透亮影,严重者可见肠袢固定(肠坏死)气腹(肠穿孔)、和腹腔积液(腹膜炎)。肠壁囊样积气和门静脉充气征为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严重者常伴有重症感染、代谢性酸中毒和(或)呼吸性酸中毒、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减少、DIC等、因此血气分析,大便潜血及培养、血常规及培养以及DIC筛查和确诊实验室对病情判定均十分重要。

  同时具备以下三项者,即可确诊:①全身中毒表现:如体温不稳、面色苍白呼吸不规则心动过缓等。②肠道表现:胃潴留呕吐、肉血便、腹胀肠鸣音消失。③腹部X线表现:肠梗阻和肠壁积气。

  1.中毒性肠麻痹 当原发病为腹泻败血症时,甚易把NEC误诊为中毒性肠麻痹。但中毒性肠麻痹无便血,X线片上无肠壁间积气等。

  2.机械性小肠梗阻 X线腹片上,液面的跨度较大,肠壁较薄,无肠间隙增宽、模糊,无肠壁积气,再结合临床则易区别。

  3.肠扭转 肠扭转时机械性肠梗阻症状重,呕吐频繁,腹部X线平片示十二指肠梗阻影像,腹部密度均匀增深,并存在不规则多形气体影,无明显充气扩张的肠曲。

  4.先天性巨结肠 早期NEC表现为小肠大肠普遍胀气时应与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后者以腹胀、排便困难为主,无血便。X线动态观察腹部变化无肠壁积气征,结合临床较易鉴别。

  5.新生儿出血症 生后2~5天可以出现胃肠道出血为主表现,需鉴别。新生儿出血症有生后未给予维生素K注射史,腹部不胀,腹部X线平片无肠腔充气和肠壁积气,维生素K治疗有效。

  6.胎粪性腹膜炎 个别病例的腹部X线平片偶可见散在小囊泡样肠壁积气影,但可有典型的异常钙化影,再结合临床不难鉴别。

  7.自发性胃穿孔 多由于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引起,常发生于胃大弯近贲门处,大部病儿出生时有缺氧史。发病突然,生后3~5天突然进行性腹胀,伴呕吐、呼吸困难发绀,X线平片腹部仅见气腹,无肠壁积气或肠管胀气。

  治疗方案

  1、禁食

  疑似患儿禁食3天,确诊病例7—10天。重症14天或更长。待临床情况好转,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后可逐渐恢复饮食。恢复喂养要从水开始,再喂糖水、稀释奶、根据病情逐步增加稀释奶浓度。

  2、胃肠减压

  禁食期间需进行胃肠减压。

  3、抗感染

  ①抗生素选择: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细菌不明时可用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如为厌氧菌首选甲硝唑。

  ②疗程:疑似患儿3天,确诊病例7—10天,重症14天或更长。

  4、支持疗法和其他治疗

  禁食期间予以静脉营养维持能量及水电解质平衡,每日供给209kJ(50kcal/kg),逐渐增加至418—503KJ(100—120kcal/kg),液体量120—150ml/hg,有凝血机制障碍时可输新鲜冰冻血浆,出现休克时给予抗休克治疗。

  5、外科治疗

  明显腹膜炎时可考虑手术、肠穿孔时应立即手术治疗。

  安全提示

  1、禁食时间:一旦确诊应立即禁食,轻者5~10天,重者10~15天或更长。腹胀明显时给予胃肠减压。

  2、恢复进食标准: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腹部X线平片正常,一般状况明显好转。如进食后患儿又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则需再次禁食。

  3、喂养食品:开始进食时,先试喂5%糖水3~5ml,2~3次后如无呕吐及腹胀,可改喂稀释的乳汁,从每次3~5ml开始,逐渐加量,每次增加1~2ml,以母乳最好,切忌用高渗乳汁。

了解更多就诊知识>>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