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嗜酸细胞性白血病)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如何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易混淆疾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霍奇金淋巴瘤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鉴别诊断

  一、鉴别:

   1.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 IHES也有血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征象,病程中也可出现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故易和EL混淆。二者鉴别点:①IMES的嗜酸性粒细胞形态正常,外周血无幼稚嗜酸性粒细胞,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在正常范围内,均和EL不同;②IHES病程相对较长,进展较慢,而EL病情进展快,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呈进行性。但部分IHES临床进展也较迅速,可短期致死,则主要靠血象及骨髓象鉴别之。

  2.恶性疾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M4E0型:

即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有AML的临床表现,血和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形态也可异常,故需和EL鉴别:

①M4E0通常血和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仅轻度增多<30%。占主要成分的仍是原始细胞及原始、幼稚单核细胞,此和EL显然不同;

②困难病例可行染色体及基因检测,M4E0有标志染色体异常,即inv(16)(p13;q22),以及相应的融合基因MYH11/CBFβ。EL也有染色体异常,但均为非标志性,如8、10号染色体三体、4q 、45X、49XY等。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少数ALL在病程中其血和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且中枢神经系统也常受累,故需和EL鉴别:

①ALL通常急性起病,而EL大多隐匿起病;

②ALL患者常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而EL患者相对少见;

③EL患者心脏受累常见,且累及全心(心内膜、心肌、心包),而ALL心脏通常不受侵,仅见于蒽环类抗生素引起的心肌毒性,发生率也较低;

④免疫分型,ALL表达淋巴细胞系列分化抗原,而EL则表达髓细胞系列分化抗原;⑤ALL发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前,大多有典型的ALL临床及实验室特征。

  3)骨髓增生性疾病(MPD):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及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MF)等MPD在病程中,尤其是晚期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鉴别点为:

①CML、PV及IMF在发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前,各有很长的病程,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CML以中期幼稚的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PV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增多及相应的多血质的临床表现,IMF以脾大及幼粒、幼红细胞血症为特征;

②EL常见的心、肺及神经系统病变,在MPD中常缺如;

③CML还可借助标记性Ph染色体及特异性融合基因BCR/ABL和EL区别。

④IMF骨髓活检显示明显的纤维化,也不难和EL鉴别。

  4)霍奇金淋巴瘤

其病程中常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由于同时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确诊前必定行淋巴结活检,因此从病理上较易和EL区别。

  3.各种最常见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临床上寄生虫感染、变态反应、皮肤病、风湿性疾病是伴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最常见原因,也是与EL鉴别的重要内容。

  1)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的幼虫在体内移行及侵入组织是诱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病理机制。粪便反复寻找虫卵及血清学检测相应的抗体、特异性抗原皮肤试验等是鉴别的主要手段。进行相应的驱虫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降至正常也是诊断的依据。

  2)变态反应:

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药物过敏血清病等均可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根据相应的病史、临床表现,和EL鉴别应无困难。

  3)皮肤病:

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等可引起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他多种皮肤病也有类似并发症。由于临床有明显的皮损,而EL通常无皮肤受累,鉴别较为容易。

  4)风湿性疾病:

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及特殊的结缔组织病(如嗜酸性筋膜炎)、嗜酸性肌痛综合征(由摄入被L-色氨酸污染的食品引起)均可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同样由于原发病临床表现均具特征性,通常不易与EL混淆。

  4.肺部疾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由于EL时肺部常受累,故必须和各种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肺部疾病鉴别。

  1)Loeffer综合征:

特征为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游走性阴影及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部分患者系寄生虫感染后幼虫移行至肺所致。由于其肺部阴影呈游走性,且消失较快,属一急性自限性病程,均不同于EL。

  2)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pulmonary infiltration with eosinophils,PIE)综合征:

表现为慢性、复发性呼吸道症状,影像学检查示肺部多形性浸润,以及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大多数患者原因未明,仅少数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球孢子菌及病毒感染有关。其病变局限于肺是鉴别的关键。

  3)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为丝虫感染后的免疫反应状态,主要表现为干咳、喘憋、低热、两肺哮鸣音,影像学检查示肺间质斑点状阴影,类似粟粒性肺结核。本病国内现已少见,主要发生在印度及东南亚国家。患者常有血清IgE升高,可检出抗丝虫抗体,枸橼酸乙胺嗪(海群生)治疗后迅速好转,均为鉴别点。

  5.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是一种少见病,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结病理为肉芽肿形成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本病对皮质激素反应良好,但部分病人停药后可反复。

  6.其他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

罕见的遗传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血嗜酸性粒细胞仅轻度升高,呈良性经过。偶见广泛的干酪样淋巴结结核、放射治疗后、脾切除术后、骨髓移植后并发的移植物抗宿主等,均可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因为有明确的病史及相应的临床表现,不难鉴别。

分享:

并发疾病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