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切除术用于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在一般情况下手术操作较容易,但有时也很困难,如异位阑尾。因此,绝不能认为阑尾炎是“小病”,阑尾切除术是“小手术”。必须予以重视,以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详细][收起]传统阑尾切除术适应症
传统阑尾切除术术前
传统阑尾切除术注意事项:
1.切口长度成人以5cm~7cm为合适。显露必须充分才能妥善切除阑尾,故切口不宜过小。切口过小强行牵拉反致损伤更多的肌肉和深层组织,或因显露不佳,造成手术困难。当然,也不应盲目过大。
2.寻找阑尾遇有困难时,应注意与有大网膜相连的横结肠和系膜较长、脂肪垂基底较狭小的乙状结肠相区别。然后,沿盲肠端的结肠带向其汇合处寻找,即可找到阑尾。如仍未找到,可用手探摸盲肠后面,阑尾是否埋于腹膜后。当阑尾有急性炎症与周围粘连,不易寻找时,可取出拉钩,用右手示指及中指伸入腹腔,沿右侧壁向盲肠方向寻找。找到后逐渐分离粘连,提出阑尾[图2]。有时阑尾过短,或有时穿孔坏疽后在中间折断,均应注意全部取出,不要遗漏。
传统阑尾切除术手术过程
文- 第1步
1.体位
- 第2步
2.切口
- 第3步
3.寻找阑尾
- 第4步
4.处理系膜
- 第5步
5.保护阑尾及盲肠
- 第6步
6.荷包缝合
- 第7步
7.结扎阑尾根部
- 第8步
8.切断阑尾<br/>
- 第9步
9.阑尾残端处理<br/>
- 第10步
10.包埋阑尾残端<br/>
- 第11步
11.覆盖系膜<br/>
- 第12步
12.逆行切除法<br/>
- 第13步
13.关腹
传统阑尾切除术术后
传统阑尾切除术并发症:
术后体温不降,腹部压痛,反跳痛不减轻,即应考虑有腹膜炎的存在。除继续胃肠减压,输液,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外,应给大剂量抗生素及中药。
如术后5~6日感染症状仍未控制,即可能发生腹腔内脓肿,最常见于盆腔、右髂窝、膈下及肠间,一旦确诊,应即引流。
2.切口感染
术后3~4日体温升高,切口胀痛,可能发生切口感染或化脓,检查如腹壁红肿,压痛明显时,即应拆除1~2针缝线,扩开切口,去除线结,充分引流。个别体弱病人术后可能发生切口裂开,应重新缝合并加减张缝合。长期不愈的窦道,应手术切除。
3.腹腔内出血
术后1~2日内,病人突然出现苍白,脉快,呼吸急促,出冷汗,个别病人大量便血,血红蛋白下降,并有腹胀,应认为有腹腔内出血。试验穿刺证实腹内有出血后,应再次手术,清除积血,寻找出血点,缝扎处理。
4.腹腔残余脓肿
多表现体温不降,盆腔脓肿常有直肠刺激症状,肠间隙或膈下感染则可有相应部位症状体征。应积极抗感染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感染中毒加重,在明确脓肿部位后应及时引流。
5.肠梗阻
多为麻痹性肠梗阻,除作胃肠减压,输液外,还可用中草药治疗,经上述积极处理较久不愈者,可能系机械性肠梗阻,必要时需再次手术。
5.肠瘘
多为在原切口处发生的外瘘,来自盲肠,阑尾残端,常在术后2周左右自行愈合,仅少数病例需行肠瘘闭合术。
7.腹壁瘘管或窦道
较为常见,发生的原因常见者有:①回盲部病变,如局限性肠炎,结核、肿瘤、阿米巴性肉芽肿等致阑尾残端愈合不良;②阑尾未完全切除,仍有部分留于腹腔内;③切口感染,引流不畅,或切口内有线结。慢性瘘管或窦道形成后,需将管道及其周围的疤痕组织一并切除,清除线结等异物。若管道通腹腔,应事先行瘘管x线造影了解管道走径,作好术前准备。
传统阑尾切除术术后护理:
单纯性阑尾炎,手术经过顺利,术后饮食及活动不必特殊限制,术后当日即可坐起,次日可进食,5~6日后即可拆线。鼓励病儿早期活动,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急性阑尾炎并有腹膜炎病情较重者,麻醉恢复后取半卧位,继续抗感染治疗,肠蠕动恢复后进流食。观察切口及引流情况,及时更换敷料,腹腔引流一般在术后3~5d内逐步拔出。
传统阑尾切除术饮食保健:
适宜饮食:
清淡食物
不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