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糜怎样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口糜的治疗方法,治疗口糜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口糜应该吃什么药。
口糜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 中医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500—— 1000元) 治愈率: 治疗周期: 治疗方法: 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口糜辨证论治
口糜中医治疗
辨治思路:口糜分虚实。实证分两端,腐物厚而难除,病损广而疼痛者,成人以膀胱湿热居多,小儿以心脾积热常见;虚证多为阴虚火旺,腐物少而微痛,病损亦轻。重在改善机体状态,局部治疗不可少。
一、内治法
1.膀胱湿热,上泛龈口
临床表现:口腔患处灼热,口有甜味或臭味。微有发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熏蒸,结聚龈口,患处灼热,口有甜味或臭味;病属实邪,湿热壅盛,故微有发热,小便短赤。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膀胱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化浊祛腐。
方药:加味导赤散加减。方中黄连、木通、淡竹叶、甘草清心泻火;黄芩、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清热解毒;生地黄、玄参养阴清热;桔梗、薄荷载药上行,直达病所。若热毒不盛而湿浊盛,小便短少,苔滑腻,可用五苓散加减。
2.心脾积热,上炎龈口
临床表现:口腔患处灼热疼痛。轻微发热,口干渴,心中烦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脉:舌质红,苔黄,脉数。
证候分析:心脾积热上攻龈口,故见口干渴,心中烦热,大便秘结,及患处灼热疼痛。全身及舌脉所见为心脾积热证。
治法:清心泻脾,解毒消肿。
方药:导赤散合凉膈散加减。方中以黄芩、栀子苦寒泄降,清泻胸膈邪热,连翘、薄荷辛凉轻清,清散心胸邪热;大黄、芒硝泻火通便,引邪热下行;生地凉血滋阴以制心火;木通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竹叶甘淡,清心除烦,导心火下行;甘草、蜂蜜清热润燥,调和诸药。
3.阴虚火旺,上炎龈口
临床表现:患处无疼痛或轻微疼痛,或无明显自觉症状。口舌干燥,饥不欲食,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胃阴不足,龈口失养,虚火灼损,故见口舌干燥,饥不欲食,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病属正虚不足,故患处无疼痛或轻微疼痛。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胃阴不足证。
治法:滋阴养胃,清热生津。
方药:益胃汤加减。方中沙参、麦冬、玉竹、生地黄养阴清热生津,冰糖养胃和中。大便燥结者,酌加白蜜冲服以润燥通便。若糜烂延及咽喉,日轻夜重,多为阴伤邪盛证,宜用少阴甘桔汤。方中黄芩清热解毒;玄参、桔梗、甘草养阴清热利咽;川芎、陈皮行气活血;柴胡、羌活、葱白祛风除湿;升麻解毒,引药上行。酌加马勃、黄连、天葵子以助解毒燥湿,利咽止痛之效。若见口干少津,纳差泻泄,倦怠,多属脾虚湿热证,治宜健脾益气,化浊利口。用连理汤,即理中汤加黄连。若见倦怠乏力,纳差,食欲差,肢凉畏寒,小便清,大便稀或泄泻,多属阳虚不足,治宜健脾益气,温中散寒。用附子理中汤。
二、外治法
1.含潄法
漱口方煎水漱口,以清洁口腔,并以消毒纱布蘸药汁将白腐物拭去。
2.噙含法
冰硼散、青吹口散之类撒患处,每日5~6次。
三、针灸治疗
取地仓、合谷,留针15分钟,每日或间日1次。连续几次。
医院医生更多
张晖主任医师
科室:癫痫病
擅长:癫痫病大小发作,局限性发作,植物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失神发作,阵挛性发作,失张力性发作等疑难病症的诊治,以及长期服用抗癫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反应迟缓,智力损伤等.
修玉香主任医师
科室:癫痫病
擅长:以非手术方法治疗各类病史较长,病因不明确,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癫痫,颞叶,额叶癫痫,以及癫痫大发作,脑外伤癫痫,继发性癫痫,睡眠性癫痫,由癫痫病引起的睡眠治疗下降,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多动症,反应迟缓
徐俊主任医师
科室:癫痫病
擅长:从事认知障碍临床诊治和发病机制研究 25 年,擅长各类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基因检测,个体化治疗,全程及全面管理:包括各类癫痫疾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卒中后认知障碍 / 痴呆,额颞叶痴呆,原发性失语,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神经感染 / 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