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菌酶为正常机体免疫防御机制的组成部分,具有溶解细菌细胞壁的作用。在人体内,它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内;也存在于黏膜分泌液中,成为体表防御因素之一。正常人尿中无溶菌酶。某些疾病患者血清或体液内的溶菌酶活性值有显著差别,故测定溶菌酶活性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常用的方法有琼脂平板法、比浊法。
...[详细][收起]溶菌酶注意事项
有关标本保存期限、溶菌酶标准液的保存时间,文献资料众说不一。一般地说,标本应新鲜,溶菌酶标准液应在临用时准确配制,测定检样中溶菌酶活性。目前已有用抗人溶菌酶抗体建立的溶菌酶免疫测定法。由测酶活性改为测酶含量,初步认为此法具有特异、灵敏、准确等优点。
溶菌酶指标解读结果
- 正常值:
- 血清:5~30mg/L(琼脂平板法);9.6~14mg/L(比浊测定法)。脑脊液:0mg/L(琼脂平板法)。唾液:30~70mg/L(比浊测定法)。尿液:0mg/L(琼脂平板法);1~3mg/L(比浊测定法)。
高于正常值:
暂无相关资料
低于正常值:
暂无相关资料
溶菌酶检查作用
1.LYS是一种碱性蛋白,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体液与分泌物中。血清中LYS主要来源于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溶酶体中,其功能主要是使细菌胞壁的乙酰氨基的糖成分N-乙酰黏质酸和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四聚体之间的糖苷水解,从而使细菌胞壁破裂。 2.LYS增高可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肺结核、泌尿道感染、慢性肾炎、肾移植发生排斥反应期、胆道感染、胰腺炎及流行性出血热等。 3.LYS降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支气管炎的痰液标本。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患者的血清LYS活性正常或略低,尿中检不出LYS。急淋患者在病情缓解、血象改善的同时,血清、尿液的LYS有回生倾向,故可作为急淋疗效观察的一项较好指标。
溶菌酶检查过程
同琼脂平板法和比浊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