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是通过肌电对疾病进行辅助检查的一种手段。应用电子学仪器记录肌肉静止或收缩时的电活动,及应用电刺激检查神经、肌肉兴奋及传导功能的方法。英文简称EMG。通过此检查可以确定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
...[详细][收起]- 检查部位: 周围神经系统
- 科室: 骨科
- 空腹检查:否
- 医院参考价: ¥18-¥150查看详细>>
-
指标解读:
- 正 常
- 异 常
- 相关疾病: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 [更多]
- 相关症状: 腹肌肌肉抽搐 对听、视、触觉等刺激反应过度 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 肢体运动不协调 肢体或躯干姿势异常 神经束内神经纤维损伤 [更多]
肌电图注意事项
1.检查前要认真了解病史,确定肌电检查目的,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或遗漏某些肌肉检查而延误诊断。
2.肌电仪器要放置在空气干燥、温度适宜15~25oC、无干扰的房间(最好在屏蔽室内)。
3.肌电检查要有定性和定量的结果。定性是对肌肉放松时的静息电位、收缩时的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和幅度作出诊断。定量是对足够数量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和电压求取平均值。
4.结合临床检查和肌电图的结果全面分析作出正确诊断。
5.操作完成后,电流输出回零。避免再次开机电击患者。
6.检查当日不做物理治疗和其他检查。空腹时不宜进行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指标解读结果
肌电图相关疾病
肌电图相关症状
肌电图检查作用
通过肌电图检查可以确定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肌电图不单能诊断神经损害的程度,估计预后,还可鉴别肌肉萎缩是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抑或废用性萎缩。
肌电图检查过程
检查时将电极插入肌肉,通过放大系统将肌肉在静息和收缩状态的生物电流放大,再由阴极射线示波器显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