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首页 39问医生 名医在线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新闻 诊疗 药品 手机挂号30秒挂号、免费问医生
与万千病友交流
扫描下载
39就医助手APP
收录14502种疾病、症状

患慢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

2024-02-28 00:21:0039健康网

核心提示:慢性心力衰竭与高血压属于两种疾病,但二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如果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并且血压控制不佳,可导致心脏长期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而逐渐出现心肌肥厚、左室扩大等改变,最终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慢性心力衰竭与高血压属于两种疾病,但二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如果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并且血压控制不佳,可导致心脏长期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而逐渐出现心肌肥厚、左室扩大等改变,最终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一、慢性心力衰竭

1.原发性: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扩张型心肌病、围生期心肌病等因素所致的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从而引发的疾病。

2.继发性:如各种原因引起的后天性心肌损害,如急性心肌梗死、暴发性心肌炎、严重贫血等,以及内分泌系统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均可能诱发该病。

3.诱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不足、应用强心药不当等原因均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4.并发症: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体液丢失过多、摄入不足等情况,可能导致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情况发生。

5.其他因素:如肺部感染、心肌缺血、心肌炎、心肌代谢障碍等因素也可影响到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而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

二、高血压

1.发病机制:当患者的血压持续升高时,会导致外周小动脉阻力增加,从而使血管壁的压力负荷过重,长此以往即可造成周围小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减弱、内膜纤维组织增生及玻璃样变,甚至形成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从而引起多种器官病变,包括心脏、大脑、肾脏等。

2.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表现为胸闷不适、视力模糊、耳鸣、失眠、健忘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3.诊断:一般通过测量肱动脉或其他部位血压来明确诊断,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4.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您最近浏览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