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以岭院士谈暑天心血管病防治
核心提示: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炎夏日的正式开始,这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据统计,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的发病高峰期,人们应该对此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心脑血管病专家吴以岭教授。
- 吴以岭 糖尿病治疗中心院长
- 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炎夏日的正式开始,这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据统计,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的发病高峰期,人们应该对此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心脑血管病专家吴以岭教授。
笔者:吴教授您好,您在运用中医络病理论防治心脑血管病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您能给我们谈一谈心血管病在夏季高发的原因吗?
吴教授:我们先从中医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息息相通的。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容易产生心火,更容易出汗,如果不注意保养的话,心阴受损,就会导致心悸、失眠、胸痛等症状。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人体在高温环境里会出很多汗,导致血液中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血液黏稠一方面可以损伤血管内皮,促使血脂、血小板等在受损的血管内皮处沉积,形成斑块,斑块形成后不断生长变大,使血管管腔变得越来越窄,影响血液供应,如果发生在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里,就会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另外,天气炎热,人体的血压最容易波动,血流冲击血管内已经形成的动脉硬化斑块,容易使斑块破裂,破裂后形成的血栓随血流运行,就会堵塞血管,如果血栓堵塞住了供应心脏的血管,就会引发心肌梗死等急性事件,患者可出现长达数小时的胸部疼痛,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此外,夏天室内外温差过大,以及高温引起的情绪激动也会诱发各种心血管病。现在很多人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室内外温差特别大,人们在外界环境和空调房之间进出时,就会因外界冷热刺激而引发血管痉挛。高温环境里,人们容易烦躁、紧张,这些不良情绪也会引发血管痉挛。血管痉挛既可以影响心脑血液供给,也可以刺激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可见,夏天高温环境可以导致血液黏稠、血管痉挛、动脉硬化斑块破裂等一系列血管病变,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所以说夏季对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笔者:为了帮助心脑血管病患者朋友度过一个安全健康的夏季,请您介绍一下怎样在夏日防治心脑血管病。
吴教授:对于体检查出有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和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尽管还没有发生心血管病,但这些都是心血管病的易患人群,应该采取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的关键就是保护血管内皮,让血管内皮不受损伤,避免斑块在血管内形成,使心脏的血液供应保持畅通,预防心血管病发生。
现在,国内医学界都在提倡防治心血管病的“金三角”方案,这个“金三角”方案就是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通心络胶囊,其中,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脂,阿司匹林抗凝,通心络胶囊与他汀类组合可以增强降脂效应,与阿司匹林组合可以增强抗凝、降低血液黏稠度的效果。三药合用,可以改善血液黏稠状态,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硬化斑块形成。所以说,“金三角”方案能很好地实现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保护夏季里心血管病易患人群的血管健康。
还有两类人群需要心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一类是心血管已经出现问题的患者,比如有心肌缺血、心绞痛等,这些人血管里可能已经有了斑块,这就需要通过二级预防稳定斑块、缩小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出现心肌梗塞等急性心血管事件。另一类是经溶栓、支架治疗后病情已经好转的心梗患者。人体全身的血管是一个大系统,斑块的形成不会只在一处,在狭窄严重的地方放上支架,可能其它地方的斑块又出问题了,再次引发心梗。另外,放支架的部位也会出现再狭窄。溶栓、放支架只能开通大的血管,而真正供血、营养心肌的微小血管已经坏死并没有开通,所以梗塞的心肌还是得不到血流供给,造成心脏功能不能恢复等,这也需要通过二级预防防止血管再狭窄、保护微血管。
最近《美国生理杂志》刊发了我国心脑血管病专家张运院士的研究论文,证明通心络胶囊是一个很好的斑块稳定药物。杂志编辑部为此专门配发评论。同时中药通络类药物还可以有效防止放支架、溶栓后的血管再狭窄,保护和再生缺血区的微血管,服用这一类中药不仅可以防治心梗再次发生,也可以修复因为心梗造成的心脏功能受损。
心血管病患者除了坚持药物治疗外,夏季一定要注意运动不要过度,活动强度要适量,时间不宜太长,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进行,避开一天里的高温时段。第二,要保持心态平和,遇事戒躁戒怒,尽可能保持乐观情绪。第三,就是要做到饮食清淡,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摄入一些瘦肉、鱼类,多喝凉开水,这些都有助于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承担*课题9项和省部级课题20项,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30 余人;主编医学专著8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 业务专长:引领我国络病理论的创新性研究,创立络病学新学科,以中医络病理论指导冠心病心梗、心绞痛、心肌缺血、脑梗塞、脑出血及后遗症的治疗,指导慢性心衰、各种心律失常包括早搏、房颤、窦缓、传导阻滞、快慢综合征等的治疗效果显著,尤其对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心梗后防止再发具有独特的治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