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激酶催化磷酸烯醇丙酮酸酯和ADP转变成丙酮酸和ATP的磷酸基转移酶,是糖酵解过程中的主要限速酶之一,有M型和L型两种同工酶,M型又有M1及M2亚型。M1分布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组织;M2分布于脑及肝脏等组织。L型同工酶主要存在于肝、肾及红细胞内。心肌细胞坏死后,PK释放入血,PK的测定可用于诊断心肌梗死

...[详细][收起]
目录:
基本信息 注意事项 指标结果解读 相关疾病 检查作用 检查过程

血清丙酮酸激酶注意事项

  急性心肌梗死时,第1天即明显升高,第5天恢复正常水平。

血清丙酮酸激酶指标解读结果

正常值:
血清(28.3±12.8)U/L(丙酮酸激酶法)。

高于正常值:
暂无相关资料

低于正常值:
暂无相关资料

血清丙酮酸激酶相关疾病

血清丙酮酸激酶检查作用

血清丙酮酸激酶测定可用于诊断心肌梗死。PK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简便、迅速而可靠的一项指标。宫颈癌、淋巴肉瘤、髓性白血病和霍奇金氏病病人血清PK总活性明显增高。肌原性疾病(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Becker型肌营养不良、肢带型以及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的病人,其血清PK活性明显升高。 血液系统疾病: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的患者红细胞中PK总活性显著降低。

血清丙酮酸激酶检查过程

  同丙酮酸激酶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