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首页 39问医生 名医在线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新闻 诊疗 药品 手机挂号30秒挂号、免费问医生
与万千病友交流
扫描下载
39就医助手APP
收录14502种疾病、症状

高焱莎:降脂药物需长期服用 不要说停就停

2016-03-03 13:10:3239健康网

核心提示:高焱莎教授建议患者积极调脂,防治疾病。总体来说,就是先了解自身疾病情况:有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制定血脂治疗目标值,并明确治疗方法。

高焱莎 心脏内科主任医师
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中日友好医院
名医介绍:主任医师,30年从医经验,擅长领域:冠心病介入、心脏起搏及高血压病的诊治,专业研究方向为老年冠心病多次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称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因化疗及内分泌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雌激素代谢等原因而导致血脂代谢异常更是几成常态。

  2015年3月26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中日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联合主办的中日医院“粉红丝带”俱乐部举办了第十四次活动,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脂血症及其危害,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活动由中日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主任贾立群教授主持,心内科高焱莎教授也参与活动,为大家讲授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

  要了解血脂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血脂。血浆中所含的脂类统称为血脂(lipids),血脂不溶于水,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输。由于血脂与很多慢性病相关,临床常规(包括体检)血脂检查应至少选择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四项。

  高焱莎教授介绍,通过血脂检查化验单,可以发现人体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比如:

  TC偏高,提示已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甚至已经发生实质性病变;

  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它的数值过高,则心血管病危险性增加;

  HDL-C被称为“好”胆固醇,因为它的数值过低,才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TG是一种条件性的危险因素,高TG只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有心脏病家族史的发病率更高,这些是心血管疾病不可变的因素,但心血管疾病也有许多可改变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烟、缺乏运动等。

  尤其是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脂质代谢紊乱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浆血脂水平的增高,是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的重要因素,可能导致心肌梗死中风、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在高脂血症治疗方面,高教授认为重点有三个方面:

  了解治疗目标

  首先查清自己的血脂应当达到的目标值。为什么调治治疗一定要达标,因为只有胆固醇达标,才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在一项达标研究中,冠心病患者血胆固醇达到LDL-C<100mg/dL的目标,与未达标对患者相比,总死亡率和各种心脑血管时间均降低50%左右。

  改善生活方式

  具体措施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心理平衡。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可暴饮暴食,否则会增加心脏负担;减少脂肪、胆固醇、盐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

  运动方面,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有氧运动方式,强度不可太大;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中风患者不可在早晨运动,因为早晨血压容易波动,诱发中风。

  心血管疾病患者还应注意心理平衡。当精神紧张、激动或愤怒时,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中风,因此,心血管患者一定要注意缓解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坚持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高焱莎教授介绍,常用的调脂药物有5类,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及其衍生物、树脂类(胆酸螯合剂)及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其中他汀类是最理想的药物。

  成功的药物治疗需具备3个要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监测治疗效果并适时调整,坚持服药。高教授建议,患者在服药期间要定期随诊。开始服用调脂药物后4-6周随诊,要复查血脂,调整用药;血脂水平正常后,要坚持服药,定期复查(一般6-12个月随诊一次)。

  高焱莎教授建议患者积极调脂,防治疾病。总体来说,就是先了解自身疾病情况:有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制定血脂治疗目标值,并明确治疗方法。

  其次,寻找血脂控制不理想的原因。很多人对高脂血症的危害了解不够,或过分相信饮食疗法而忽略药物治疗,或被某些广告误导,服用一些疗效不确切的药物,或对血脂治疗缺乏认识,血脂降至正常后就停药。对此,高焱莎教授强调:降脂药物需长期服用。

医生专访相关资讯

更多医生专访文章>>

您最近浏览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