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总胆汁酸高
核心提示:谷丙转氨酶、总胆汁酸都属于肝功能检查的指标,二者同时升高可见于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其中非疾病因素包括饮酒、服药等,疾病因素见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谷丙转氨酶、总胆汁酸都属于肝功能检查的指标,二者同时升高可见于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其中非疾病因素包括饮酒、服药等,疾病因素见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一、非疾病因素
1.饮酒: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在体内代谢产生大量自由基,从而对肝细胞造成损害,引起谷丙转氨酶增高,并且由于肝细胞受损,进而影响其摄取、分解胆汁酸的功能,则会导致总胆汁酸也出现增高。这种情况应当立即戒酒,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也需要患者严格遵循医嘱执行。
2.服药:部分具有肝毒性的药物也可导致上述情况发生,如抗结核药物利福平片、异烟肼片等。对于此类原因引起的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停用相关药物后即可恢复正常。
二、疾病因素
1.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急性发作时可表现为乏力、厌食、恶心等症状,严重者还可伴有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表现。此时需要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的口服药物有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
2.酒精性脂肪肝:是指因过量饮酒而导致的肝病,常无自觉症状,少数可出现右上腹部不适、便秘、食欲缺乏等消化道症状。轻度患者需及时戒除饮酒习惯,中重度患者则应进行护肝、营养支持及减肥等综合治疗。
3.药物性肝损伤:指各种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或生物制剂,对机体正常肝脏组织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瘙痒、尿色加深、巩膜黄染、皮肤黄染、黑棘皮症等。明确诊断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等。
4.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类由自身抗体、淋巴细胞浸润以至不同程度炎症反应为特征的慢性肝病,典型症状是乏力、瘙痒、低热、黄疸等。该病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混合性肝炎与重叠综合征。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有醋酸泼尼松片、硫唑嘌呤片等。
5.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原因不明、涉及全身免疫机制的特异性侵犯胆管系统的慢性进行性病变。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胆管狭窄、阻塞性黄疸、皮肤瘙痒为主要特点,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明显升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常用药物有熊去氧胆酸胶囊、醋酸泼尼松片等。
此外,还可能与肝癌有关,是由不同原因导致的恶性肿瘤,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消瘦、乏力、发热、黄疸、右上腹疼痛等症状。确诊后可行手术切除病灶,必要时还需结合放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等方法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