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首页 39问医生 名医在线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新闻 诊疗 药品 手机挂号30秒挂号、免费问医生
与万千病友交流
扫描下载
39就医助手APP
收录14502种疾病、症状

低烧是多少度,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4-05-19 01:27:0539健康网

核心提示:低烧是指体温在37.5℃-38℃之间,可能是感染性发热、结核病、巨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低烧是指体温在37.5℃-38℃之间,可能是感染性发热、结核病、巨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37.5℃-38℃

人体正常体温为36.0℃-37.2℃,当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时,会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从而引起体温上升。若体温升高至37.5℃-38℃则属于低烧。此时可以使用退热贴进行物理降温,也可以用毛巾蘸取温水后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帮助降低体温。

2.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是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侵入机体所导致的炎症反应,这些病原体会产生内源性致热因子,刺激下丘脑前部神经元,进而引起体温调定点上移,出现发热的情况。针对感染性发热,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类药物以及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3.结核病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其产生的代谢产物能作为致热源诱发发热。此外,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大量繁殖,会引起组织坏死和渗出物积聚,这些变化也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导致持续性的低烧。对于结核病所致的低烧,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由于异常增生的浆细胞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导致血液中IgM水平增高,进而引起高粘滞综合征和冷球蛋白血症,这两种病理状态都可能导致低烧的发生。临床上常采用苯丁酸氮芥片、环磷酰胺注射液等烷化剂来治疗巨球蛋白血症,以抑制淋巴细胞的增长。

5.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引起的一系列炎症反应,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其中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会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和炎症因子,这些物质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低烧的症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治疗方法,例如生物制剂如依那西普注射液、英夫利昔单抗注射液等,以及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都可以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建议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营养均衡,多喝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完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加潜血试验、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测定、肿瘤标志物检测、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颅脑磁共振成像等检查。

您最近浏览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