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指数390
核心提示:动脉硬化是动脉血管内膜脂质聚积形成的斑块,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导致心脑血管系统出现功能障碍。动脉硬化指数是指对动脉硬化程度的一个评估,一般是通过超声检查得出,正常值为0-6,患者的动脉硬化指数为390,提示已经出现动脉硬化现象,且属于高危人群。
动脉硬化是动脉血管内膜脂质聚积形成的斑块,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导致心脑血管系统出现功能障碍。动脉硬化指数是指对动脉硬化程度的一个评估,一般是通过超声检查得出,正常值为0-6,患者的动脉硬化指数为390,提示已经出现动脉硬化现象,且属于高危人群。

一、原因: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器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并且动脉脆性、弹性均会有所下降,从而易导致动脉硬化;
2、饮食习惯:长期食用油腻、高脂肪类食物,如肥肉、奶油等,以及吸烟、喝酒等,都可导致脂质成分沉积在血管内壁,从而出现动脉硬化;
3、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均可导致动脉壁形成粥样斑块、纤维组织增生,从而出现动脉硬化;
4、遗传:若家族中存在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则其他直系亲属患有动脉硬化,其本身也可能会出现动脉硬化。
二、危害:
动脉硬化可导致血管管腔狭窄,从而引起缺血症状。如果脑部动脉硬化进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形成脑缺血灶或脑梗死。若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会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等情况。若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会引起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等情况。
建议患者及时改善饮食习惯,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类食物。同时还建议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减缓动脉硬化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