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转移瘤是怎么回事?
向您详细介绍心脏转移瘤的病理病因,心脏转移瘤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脏转移瘤病因
一、发病原因
所有恶性肿瘤均可发生心脏转移。最常见的肿瘤是肺癌,其他较常见的依次是乳腺癌、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等。最易发生心脏转移的肿瘤是黑色素瘤,最常见的细胞类型是腺癌。近年,由于艾滋病的发病率的升高,艾滋病所致的淋巴瘤和Kaposi肉瘤的心脏转移亦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的原发病有:
1.急性白血病 Roberts WC等报道,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心肌白血病浸润率为37%。浸润各心腔的心壁,心包及心包下的脂肪组织。白血病的沉积,几乎都呈灶性,常位于心内膜内。其浸润常伴有出血,但也有不同于这两种局部情况者。在许多病人这些浸润和(或)出血不产生可辨认的症状或体征。心肌白血病细胞浸润的程度和心电图改变似有联系。
2.黑素瘤 Glancy DL等报道,转移性肿瘤中,黑素瘤累及心脏的发生率最高。心脏转移中,转移到心肌者比心外膜者多,这提示转移到心脏是通过血路途径。
3.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的转移,据Mc Donnellp等报道,在各种肿瘤转移到心脏或外周的心包膜中,约占9%。淋巴瘤累及心脏的临床表现,一般是非特异性的,或在病人活着时不足以识别。肿瘤侵犯心脏远较临床怀疑的广泛。Perry MC发现累及心脏有三种类型:心包膜,心外膜-外膜,以及弥散的间质-血管周围。认为这三种类型分别与直接蔓延,通过心脏淋巴路的逆流,以及血路扩散相关。
4.肺癌或乳腺癌 肺癌和乳腺癌累及心脏是通过直接扩散或通过淋巴路的逆流转移,到心脏和心包膜。后一途径可能导致多个小结节的转移灶;而直接蔓延通常是一个部位的侵入。Burnett RC等认为,血路转移仍是最常见的途径。
5.肾上腺样瘤 肾上腺样瘤因有时扩散到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甚或右心室而著称。Choh JH等认为,积极的手术方法可能获得成功的切除。
二、发病机制
1.肿瘤转移的途径
(1)直接浸润:多为胸壁、肺及纵隔肿瘤,主要侵犯心包,也可累及心肌。
(2)淋巴道扩散:可不同程度侵犯心肌,最常见于淋巴瘤和霍奇金病。
(3)血行转移:经血行,经冠状动脉进入心肌,病灶常多发性,见于黑色素瘤,淋巴瘤等。
(4)种植:主要种植到心包,可导致渗液,栓钉,或缩窄性心包炎。
2.肿瘤转移部位
(1)心包转移:最常见占34%,转移到心包可导致心包渗液,心包填塞,或缩窄性心包炎。
(2)心肌转移:占21%,心外肿瘤转移到右心房,可相似于心房黏液瘤和累及三尖瓣。许多种类的肿瘤,如肉瘤、淋巴瘤,Wilms’肿瘤(维尔姆斯瘤)、肾上腺样瘤、睾丸癌以及嗜铬细胞瘤等心脏转移都可产生这些表现。继发于转移癌的右心室梗阻,可发生右室流出道梗阻而伴有气短,以及由于右心室过度负荷而猝死。在一些病人,转移的损害是由孤立性病灶引起,可使诊断更为困难。Calaroney等报道,转移性肿瘤左心房受累,也可产生间歇性瓣膜梗阻,与心房黏液瘤相似;或破碎后引起动脉栓塞。转移到左心室腔内,可引起左室流出道梗阻,Hanley曾通过取心内肿瘤组织做活组织检查做出诊断。
(3)心内膜转移:占5%,心外肿瘤转移直接到心内膜或心瓣膜表面极少见,可能与这些组织血管较少有关。典型的病例,累及心内膜的表现酷似二尖瓣或三尖瓣狭窄。Perry报道,诸如来自肾、睾丸、肝、肺或甲状腺等癌肿转移到的心内膜瘤栓,可产生血流动力学梗阻,心脏杂音,以及体循环栓塞。
(4)心包及心肌同时受累:占40%,心脏的各房室均可受累。
心脏转移性肿瘤比较少见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心肌强烈的搓揉活动,心内膜血管较少,心脏横纹状的肌肉系统使用特殊的代谢途径,血流迅速通过心腔,以及心脏和周围结构缺乏淋巴管交通从而使该种扩散方式困难。另外,冠状动脉从主动脉发出时呈直角,使得肿瘤细胞经此血路扩散比较困难。
医院医生更多
张晖主任医师
科室:癫痫病
擅长:癫痫病大小发作,局限性发作,植物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失神发作,阵挛性发作,失张力性发作等疑难病症的诊治,以及长期服用抗癫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反应迟缓,智力损伤等.
修玉香主任医师
科室:癫痫病
擅长:以非手术方法治疗各类病史较长,病因不明确,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癫痫,颞叶,额叶癫痫,以及癫痫大发作,脑外伤癫痫,继发性癫痫,睡眠性癫痫,由癫痫病引起的睡眠治疗下降,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多动症,反应迟缓
徐俊主任医师
科室:癫痫病
擅长:从事认知障碍临床诊治和发病机制研究 25 年,擅长各类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基因检测,个体化治疗,全程及全面管理:包括各类癫痫疾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卒中后认知障碍 / 痴呆,额颞叶痴呆,原发性失语,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神经感染 / 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