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向您详细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检查项目有哪些。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 | 检查部位 | 检查科室 | 检查作用 |
---|---|---|---|
3p试验 | 血液血管 | —— | 血浆鱼精蛋白... |
乙醇胶试验 | 血液血管 | 血液 保健科 | 乙醇胶试验是... |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因子Ⅷ∶C、Ⅸ∶C) | 血液血管 | 血液 | (1)因子Ⅷ... |
凝血时间 | 血液血管 肝 | 血液 | 凝血时间检查... |
凝血酶原时间 | 血液血管 肝 | 血液 | 筛选外源性凝...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实验室检查
(1)反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的试验
①血小板计数:本病中由于血小板大量消耗形成微血栓,故血小板计数减少。②凝血时间: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血液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凝血时间常缩短在5min以内,甚至采血时即在针管内凝固,这种现象对早期诊断本病有很大帮助。晚期以继发性纤溶为主,血液呈低凝状态,故凝血时间大多延长。③凝血酶原时间(PT):大部分病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部分病人早期正常,随病情的发展而延长。④凝血酶时间(TY):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延长,个别患者也可能正常或缩短。⑤纤维蛋白原(Fg)则定量测定:大部分病人低于150mg/dL,也有部分病人早期正常或缩短,而在病程中逐渐延长。⑥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延长提示参与生成凝血活酶的因子减少,但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人,KPTT可以是正常。
(2)反映纤维蛋白溶解活力亢进方面的检查:
①FDP测定:副凝试验一3P试验:假阳性较多,但假阴性少;乙醇胶试验:纤维蛋白原体与FDP结合的可溶性复合物通乙醇时,可有胶状物形成,本试验有假阴性结果,但其特异性高,假阳性少。②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测定:此试验反映了纤溶酶的高低。正常>120min。本试验阳性率低,约为30%~50%。③纤溶酶原测定:正常血浆中含有丰富的纤溶酶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前活化素被激活,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故纤溶酶原降低。以酪氨酸为底物测定其活力,正常值为7~l1U/Iml。
(3)抗凝血酶Ⅲ的测定(AT—Ⅲ):
测定方法有凝血法、放射免疫法及发色底物测定法,后者敏感精确,采血量仅有几微升可为临床快速提供诊断。
(4)血片:
外周血涂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若有红细胞碎片、棘形、盔形、三角形或不规则红细胞也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5)纤维蛋白肽A(FPA)和肽B(FPB)测定:
凝血酶能将纤维蛋白原aA链和aB链切断,先后释放出FPA和FPB,故血浆FPA和FPB含量增高,反映凝血酶活性的增强,发病时,百分之百的患者FPA增高。
(6)纤维蛋白肽Bβ
1-42和Bβ15-42测定:发病时,由于继必性的纤溶亢进,纤溶酶的血浆水平升高,水解纤维蛋白原Bβ链,释放出Bβ1-42;纤溶酶水解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释放出Bβ15-42,故血浆Bβ1-42和Bβ15-42水平升高,反映纤溶活力的增强。
(7)D一二聚体测定:
纤溶酶活性增强水解经因子Ⅷ。交联的纤维蛋白,会产生D一二聚体,故测定D一二聚体血浆含量增高或呈阳性反应,表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纤维蛋白的降解,有继发性纤溶亢进。
医院医生更多
张晖主任医师
科室:癫痫病
擅长:癫痫病大小发作,局限性发作,植物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失神发作,阵挛性发作,失张力性发作等疑难病症的诊治,以及长期服用抗癫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反应迟缓,智力损伤等.
修玉香主任医师
科室:癫痫病
擅长:以非手术方法治疗各类病史较长,病因不明确,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癫痫,颞叶,额叶癫痫,以及癫痫大发作,脑外伤癫痫,继发性癫痫,睡眠性癫痫,由癫痫病引起的睡眠治疗下降,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多动症,反应迟缓
徐俊主任医师
科室:癫痫病
擅长:从事认知障碍临床诊治和发病机制研究 25 年,擅长各类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基因检测,个体化治疗,全程及全面管理:包括各类癫痫疾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卒中后认知障碍 / 痴呆,额颞叶痴呆,原发性失语,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神经感染 / 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