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

  血清葡萄糖,其测定方法有邻甲苯胺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已糖激酶法、葡萄糖氢酶法和干化学法。其中已糖激酶法为国际推荐的参考方法,但试剂比较昂贵,我国推荐的葡萄糖氧化酶法在国内外应用甚广,目前有些单位仍沿用邻甲苯胺法。

...[详细][收起]
目录:
基本信息 注意事项 指标结果解读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检查作用 检查过程
  • 检查部位: 胰腺 血液血管 甲状腺 颅脑
  • 科室: 心血管内科、血液科
  • 空腹检查:
  • 医院参考价: ¥3-¥210查看详细>>
  • 指标解读:
    低于正常值
    正常值
    高于正常值
  • 相关疾病: 糖尿病 慢性胰腺炎 甲亢 心肌梗塞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肌梗塞并发心室间隔穿破 心肌梗塞并发左心室室壁瘤 [更多]
  • 相关症状: 多尿 多饮 多食 大汗昏晕 血糖值升高 [更多]

血糖注意事项

  血糖监测时间:

  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 8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次。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自我监测血糖2-4次。

  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2-4次。

  餐前血糖检测,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

  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夜间血糖监测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的血糖。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

  剧烈运动前宜监测血糖。

血糖指标解读结果

正常值:
  (1)空腹:
  ①邻甲苯胺法(O-TB): 3.89~6.11mmol/L
  ②葡萄糖氧化酶法(GOD):3.89~6.11mmol/L
  ③分光光度法(AAS): 3.88~5.8 mmol/L
  ④自动生化仪: 3.89~6.11mmol/L
  (2)进食后2h:;6.7mmol/L (;120mg/dl)

高于正常值:
①胰岛素分泌不足:真性糖尿病。

②糖类皮质激素增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巨人症等。

③肾上腺素过多:嗜铬细胞瘤。

④肝摄取减少:肝硬化、重症肝炎、血色病。

⑤颅内压升高:脑外伤、脑瘤、脑出血、重症化脓性脑膜炎等。

⑥维生素B1缺乏:Wernicke脑病(脑性出血性脑灰质炎)。

⑦胰腺癌、急慢性胰腺炎、胰岛α细胞瘤等。

⑧应激状态:烧伤、休克、感情创伤、麻醉等。

⑨药物与化学毒物中毒:咖啡因、茶碱、ACTH、一氧化化碳和重金属中毒等。

低于正常值:
①胰岛素分泌过多:胰岛β细胞瘤、胰外肿瘤(肾上腺癌、胃癌、纤维肉瘤)、倾倒综合征、早期糖尿病、功能性血糖过低症、滋养性血糖过低症、胰高血糖素缺乏症等。

②对抗胰岛素的内分泌不足: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胰岛α细胞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呆小症、黏液性水肿)。

③肝脏葡萄糖供应不足: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后期、重症肝炎、重症脂肪肝、糖原贮积病(Von Gier Ke病)、半乳糖血症、长期营养不良等。

④其他: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后综合征、荔枝病、亮氨酸过敏、食物摄入不足、运动、饥饿、药物(服用胰岛素或降糖药过量)。

血糖检查作用

血液葡萄糖试验可了解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血糖测定是诊断糖尿病的最主要检查项目之一。升高见于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梗死、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胰高血糖素瘤;脑外伤、脑溢血。降低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过多或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功能不全、肾上腺功能不全、脑垂体恶病质、急性进行性肝脏疾病等。

血糖检查过程

  家庭血糖仪的使用步骤: 1装针 2清洁手指,用酒精棉球进行消毒,切不可用含碘的酒精 3插入试条,将试条电极一段插入血糖仪插口,插入后血糖仪会提示采血 4采血:温暖并按摩手指以增加血液循环。将手臂短暂下垂,让血液流至指尖。3、用拇指顶紧要采血的指间关节,再用采血笔在指尖一侧刺破皮肤。5加样,从血糖试纸的侧面吸入,或滴在血糖试纸上。(提示:如今市场上卖的血糖试纸分为虹吸式和滴血式。虹吸式的特点为所需的血液样本较少,使用的酶为葡萄糖氧化酶,对葡萄糖具有专一性,精确度较高。滴血式所需的血液样本较多,精确度比虹吸式要高,通常为医院或家庭经济较好的群体在使用) 注意:刺皮后勿加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样,造成检测结果偏差。 6显示结果,血糖仪会在5至20秒内显示出当前的血糖值。

了解更多就诊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