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带不同量的负电荷,在电场中由阴极向阳极泳动。醋酸纤维薄膜和琼脂糖凝胶是目前最常采用的两大介质。由于白蛋白等电点的差异,电泳后由正极到负极可分为,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五个区带,血清蛋白电泳初步了解血清白蛋白中主要组分的一种技术方法,通过血清蛋白电泳来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和病变范围。也可用于反映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等。
...[详细][收起]血清蛋白电泳注意事项
1.空腹12小时,抽取静脉血化验,标本一定要新鲜血液。
2.化验前要告知医生近期所服用的药物以及近期的生理改变。
3.下列情况可出现生理性升高:
(1)α1-球蛋白升高可见于妊娠6个月后;
(2)α2-球蛋白升高可见于出生1~6个月的婴儿,妊娠4~6个月中度升高,7~9个月显著升高;
(3)β-球蛋白升高见于婴儿出生后、妊娠4~6个月;
(4)γ-球蛋白升高见于预防接种免疫疫苗后。
血清蛋白电泳指标解读结果
- 正常值:
- 蛋白:0.57~0.68(57%~68%)。α1球蛋白:0.01~0.057(1.0%~5.7%)。α2球蛋白:0.049~0.112(4.9%~11.2%)。β球蛋白:0.07~0.13(7%~13%)。
高于正常值:
暂无相关资料
低于正常值:
暂无相关资料
血清蛋白电泳相关疾病
血清蛋白电泳检查作用
血清蛋白电泳是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可定性和半定量各条正常或异常蛋白区带。新鲜血清经电泳后可精确地描绘出患者蛋白质的全貌,正常血清电泳主要分为清蛋白、α1、α2、β和γ球蛋白5个区带,而在疾病条件下各种蛋白条带的数量和百分含量会有所改变。 1.在急性炎症或急性时相反应症时,清蛋白有所降低而α1、α2球蛋白区百分率升高,在慢性炎症时同时还可见γ球蛋白区升高。 2.在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病时,清蛋白下降,α2球蛋白和γ球蛋白升高。 3.在慢性肝病或肝硬化的患者中,清蛋白显著降低,γ球蛋白可升高2~3倍,甚至可见β~γ球蛋白区融合的桥连现象,还可在γ球蛋白区呈现细而密的寡克隆区带。 4.在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等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产生M蛋白的一类疾病中,可发现在α2~γ球蛋白区出现高而狭窄的单克隆峰。 血清蛋白电泳对以上各种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血清蛋白电泳检查过程
1
(1)将缓冲液加入电泳槽内,调节两侧槽内的缓冲液,使其处于同一平面。
(2)醋酸纤维素薄膜的准备:取醋酸纤维素薄膜(2cm×8cm)在毛面的一端(负极侧)1.5cm处用铅笔轻划一横线,做点样标记。编号,并标明正、负极后,将薄膜置于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中浸泡,待充分浸透后(一般为20min)取出,夹于洁净滤纸中间吸去多余的缓冲液。
(3)将醋酸纤维素薄膜毛面向上贴于电泳槽支架上拉直。用微量吸管吸取无溶血血清3~5μl于横线处沿横线加样,样品应与薄膜的边缘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电泳图谱中的蛋白区带变形,待血清渗入薄膜后,反转薄膜,使光面朝上,平直地贴于电泳槽支架上,用双层滤纸或四层纱布将薄膜的两端与缓冲液连通,稍待片刻。
(4)接通电源,注意醋酸纤维素薄膜上的正、负极,切勿接错。电压90~150v,电流0.4~0.6mA/cm(不同的电泳仪所需电压,电流可能不同,应灵活掌握),夏季通电45min,冬季通电时间稍长,约为60min,电泳区带展开约25~35mm即可。
(5)染色:通电完毕,取下薄膜直接浸于丽春红S染液或氨基黑10B染色液中,染色5~10min(以白蛋白区带染透为止),然后在漂洗液中漂去剩余染料,直至背景无色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