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蛋白定性注意事项
(1)潘氏法灵敏性高;罗琼法主要对球蛋白敏感,特异性较高,一旦试验阳性,诊断价值较大。
(2)使用阿司匹林、氯丙嗪、水杨酸盐、青霉素、磺胺类等药物,可干扰蛋白定性试验。
脑脊液蛋白定性指标解读结果
- 正常值:
- 定性阴性(潘氏球蛋白定性法)
高于正常值:
暂无相关资料
低于正常值:
暂无相关资料
脑脊液蛋白定性检查作用
1.正常情况下,脑脊液中蛋白含量极微,即0.2~0.4g/L,以清蛋白为主。脑膜、大脑或脊髓有炎症时可使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增加,增加的多为球蛋白。 2.病理情况:脑脊液蛋白试验阳性,常见于脑组织和脑膜炎疾患时。如化脓性脑膜炎(3~6.5g/L)、结核性脑膜炎(0.3~2.09g/L)、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灰白质炎、流行性脑炎等。脑脊液蛋白的降低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良性颅内高压等。
脑脊液蛋白定性检查过程
1.打开手持式折光仪盖板。
2.用干净的纱布或卷纸小心擦干棱镜玻璃面.在棱镜玻璃面上滴2滴蒸馏水,盖上盖板.于水平状态,从接眼部观察,检查视野中明暗交界线是否处在刻度的零线上.若与零线不重合,则旋动刻度调节螺旋,使分界线面刚好落在零线上。
3.打开盖板,用纱布或卷纸将水擦干,然后如上法在棱镜玻璃面上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