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地图舌

地图舌

(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游走性舌炎)

地图舌怎样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地图舌的治疗方法,治疗地图舌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地图舌应该吃什么药。

地图舌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 口腔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1000 —— 3000元) 治愈率: 治疗方法: 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地图舌一般治疗

  一、症状

   1.增强体质,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刺激因素,如热或辛辣食物。给复合维生素B,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2.X线照射100r,每周1次,连续3次,损害可消失,但易于复发。

  3.药物治疗:平时注意口腔卫生,消除刺激因素,注意饮食及消化功能,可用2%碳酸氢钠液或2%硼酸钠液含漱。

  二、预后

  一般持续2~10天可自行消失,但它处又可出现,常迁延多日。

地图舌辨证论治

  一、中药方剂治疗

  中药方剂治疗平时注意口腔卫生消除刺激因素注意饮食及消化功能可用2%碳酸氢钠液或2%硼酸钠液含漱。一般来说,单纯的地图不主张治疗,因为它没有明显的害处,若有疼痛,可以对症使用一下漱口水,或者服用复合维生素B。若舌头已出现了裂纹,分两种情况:

  1.叶脉型的,即舌裂的走向像叶子的脉络。

  2.脑纹型的,即舌裂的走向像大脑的沟回。第二种情况先天性的比较多,年轻时可能没有症状表现,年纪大了可能出现加深和发炎的现象。如果出现疼痛,可使用漱口水和抗生素,若个别沟很深了,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将局部表皮切掉后缝起来。但一般来说还是建议保守治疗。

  中医看病有四诊:望、闻、问、切。“望”为首位,其中,看舌苔必不可少。因此,中医对这种舌病早有认识,称之为“花剥苔”,民间则更形象地叫它为“花舌头”。不要小看这种舌病,有人作了调查,在正常儿童中竟有4%左右的发病率。中医一贯重视舌体和舌苔的变化.素有“舌为心之苗”、“舌为之外候”的说法,因为舌头和人的体质及内脏关系密切。

  小儿地图舌常常反映了孩子反复感冒及脾胃功能失调。用中药修补地图舌,则须从这两方面切入,方能奏效。易反复感冒的小儿,体质较虚弱,平时很容易疲劳,夜间出虚汗,大便干燥,二三日一次,面色虽有些苍白,但口唇却十分艳红,像涂了口红一样,感冒月月有,肺炎常光顾,有时还会出现低热,用中医理论去归纳,结论是气虚阴亏。而脾胃功能失调的患儿,体质羸弱,面色发黄,胃口不好,挑食、偏食很明显,饮食稍不注意会引起腹胀腹痛,有的还有贫血,白天一活动就会满身是汗,以上都是属于脾虚胃弱、消化吸收不好的表现。两者的中药治疗是有区别的,前者以补气。养阴、清热为主,重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身体强壮了,剥的舌苔就会长复。而脾胃功能失调的小儿,治疗的重点应放在健脾开胃、消食导滞上,消化吸收一好,胃气也就旺盛了,地图舌悄然退去。

  二、相关处方

  治疗地图舌的中药,实际上多数是调理体质的药物,如具有补益元气的黄芪、太子参、黄精。健脾开胃的白术、茯苓、淮山药、扁豆,养阴清热的南北沙参、石斛、麦冬等。在众多药物中,黄芪、淮山药、功劳叶、仙鹤草对修补地图舌的功效值得称道。

  验方一:黄芪10克,南沙参10克,五味子5克,枸杞10克,仙鹤草10克,红枣5克,甘草5克。这张处方适宜用于易反复感冒的地图舌患儿,一般连续服用10—15天为一个疗程。

  验方二: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淮山药10克,白扁豆10克.功劳叶10克,鸡内金10克、甘草5克,适用于脾胃虚弱的地图舌小儿,其中鸡内金有良好的消食开胃作用,也可单独研粉吞服。 吃中药同时,还应注意饮食和生活起居。每天要有足够的水分和水果蔬菜供给,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感冒发生,多吃一些蛋白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瘦猪肉等,其中锌含量较多,对地图舌的好转也有帮助。

分享:

相关文章

宝宝地图舌是什么原因

在临床上宝宝出现地图舌,可能与遗传因素、局部刺激、肠道寄生虫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微量元素缺乏等非病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是由于过敏性口炎、肠上皮瘤病等病理性原因导致。

地图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地图舌又称为舌背丝状游走性苔藓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精神因素等有关。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发病和情绪波动密切相关,当情绪平稳后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保...

地图舌和裂纹舌需不需要治

地图舌又称为游走性舌炎,裂纹舌属于比较常见的病理性舌体形态改变。如果患者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则通常情况下可以不用治疗。但如果出现相关不适症状,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广州治疗地图舌的正规医院哪家好

广州治疗地图舌的正规医院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这些医院都具备专业的口腔科...

成人地图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成人出现地图舌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局部刺激或损伤有关。另外,也可能是由于全身性疾病导致,如消化不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