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疾病百科 > 疾病症状 > 儿科

婴幼儿颅内压增高早期可发现前囟的张力增高,颅缝分离,叩诊如破水壶声音。侧卧位腰椎穿刺所测得的脑脊液压力超过1.92kpa,即为颅内压增高,若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及视乳头水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时,称为颅内...

新生儿无牙,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迟者可至10~12月,12个月以后出者为萌牙延迟.

胎寒,病证名。 ①指孕妇因受寒而产生的一些证候。 ②指小儿在母胎内感寒所致的症候。

新生儿手足徐动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期中的后遗症期(常出现于生后2个月或更晚)表现: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耳聋、智力障碍或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多见于X染色体异常、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颅底陷入症、颈椎融合综合征等引起的后发际低的表现。

新生儿月经是指有的父母在给出生5--7天的女婴换尿布时,可能发现小儿阴道有血性分泌物,量不多,小儿也无其它不适。这是新生儿的一种生理现象,称为“假月经”。

半岁前的婴儿吮吸手指是婴儿智力发展的一个信号,是婴儿进入手指功能分化和手眼协调准备阶段的标志之一。对于婴儿吮吸手指,父母不必焦虑烦恼,更不用强行制止,如果孩子的行为实在过于频繁,父母可以经常对孩子...

正常新生儿可在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就排尿。部分新生儿因尿内含有较多的尿酸盐结晶而使尿呈粉红色,这一般不要紧,只要勤喂哺即可缓解。

儿童时期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低于成人,可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 (1)婴儿型:婴儿型溃疡系急性溃疡,发生于新生儿和两岁以下的婴儿。发病原因未明。在新生儿时期,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这种溃疡或是迅速愈...

一般来说婴儿(一岁以下)及小孩(一岁以上到十岁大)的蛋白尿定义分别是每天尿蛋白排出大于110mg/m2及85mg/m2,新生儿(30天以内)则是要大于145 mg/m2才算是有蛋白尿。

性早熟的孩子因为发育提前,很可能发育年龄未到即有骨龄提前发育,骨骺提前闭合,致使他们成年以后个子普遍都矮小。骨骺是儿童出生后在不同的时间内出现的二次骨化中心,骨骺和骺板都是未成熟的四肢长骨的生长区...

小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会出现生理性的肌震颤发作,这种发作并不影响孩子的睡眠和精神,拍打或转移其注意力会很快终止发作,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没有影响,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而逐渐消失。但也可有一些...

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infantile idiopathic scoliosis)是在3岁内发现的一种结构性脊柱畸形。在欧洲,此型相对常见,而在美国,此型在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不到1%。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家长及儿科医生...

肛门直肠畸形是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其种类繁多病理复杂,不仅肛门直肠本身发育缺陷,肛门周围肌肉—耻骨直肠肌、肛门外括约肌和内括约肌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神经系统改变也是该畸形的重要改变之一,另外该畸形...

小儿无脾综合征患者于出生后即有持续青紫。呼吸困难。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心动过速并呈现缺氧症状。酷似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无脾综合征又名Ivemark 综合征,无脾伴先天性心脏病综合征、脾脏发育不全综合征、先天...

相关词条

最近浏览

    热门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