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部肿块诊断详述

腋部肿块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 如何缓解和预防?

  可见于慢性淋巴结炎,腋下肿块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腋下肿块应予以重视,进一步检查确定。

  如果以往(所述病史有十年)发生过上肢或乳腺炎症,之后出现肿块,此次又主要表现为炎症特点,那么慢性淋巴结炎急性发作的可能性大。但是炎症一般不会有赘生物,如果局部出现“菜花样”赘生物,疼痛红肿并不严重,那么基本可以肯定是恶性肿瘤,腋下肿块乳腺来源可能性很大,特别是该侧乳腺内可以触及质地较硬的肿块时。当然,肿瘤局部坏死破溃感染也可以出现炎症表现,但范围一般局限在坏死区,可以有恶臭。

  腋部肿块的鉴别诊断:

  慢性淋巴结炎 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应予以重视,进一步检查确定。

  结核性淋巴结炎 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

  恶性淋巴瘤 也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侵犯皮肤,破溃后经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纵隔、肝、及其它器官,包括、消化道、骨骼、皮肤、乳腺、神经系统等。确诊需活组织病理检查。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常易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确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治疗。

  巨大淋巴结增生 是一种易误诊的罕见病。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主要侵犯胸腔,以纵隔最多,也可侵犯肺门及肺内。其它受侵部位有颈部、腹膜后、盆腔、腋窝以及软组织。常易误诊为胸腺瘤浆细胞瘤、恶性淋巴瘤等。了解本病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假性淋巴瘤 常发于淋巴结外的部位,如眶、的假性淋巴瘤及消化道的淋巴性息肉,均可形成肿块。一般认为属反应性的增生,由炎症引起。

  淋巴结转移瘤 淋巴结常较硬,质地不均匀,可找到原发灶。很少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也常有淋巴结肿大,特别是儿童常见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上发病急,常伴有发热、出血、肝和脾肿大胸骨压痛等,血液学和骨髓穿刺检查可以确诊鉴别。

  结节病 在我国较少见,常侵犯双侧肺门,呈放射状,伴有长期低热。全身淋巴结都可肿大,尤其是前后、颌下、气管旁。在临床上很难与恶性淋巴瘤鉴别。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多见与青壮年男性,为EB病毒所致,但病人常一般情况良好,可有发热及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也可有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中有异形淋巴细胞,嗜异凝集实验阳性可以确诊。

  血清病 为病人使用血清制品(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等)后发生的一种疾病。少数患者以淋巴结肿大为最先出现的临床症状。但多为注射处及滑车上淋巴结首先肿大。根据注射史及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可诊断。

  患者平时应注意劳动保护,避免外伤,若有皮肤损伤则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蔓延。若患有扁桃体炎龋齿、手指感染、足癣等也应及时抗菌消炎或做适宜的治疗以控制感染。平日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饮食宜清淡,营养宜均衡,忌食辛辣刺激食品。

了解更多就诊知识>>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