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首页 39问医生 名医在线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新闻 诊疗 药品 手机挂号30秒挂号、免费问医生
与万千病友交流
扫描下载
39就医助手APP
收录14502种疾病、症状

子宫腺肌症是怎样引起的

2023-12-30 01:12:3639健康网

核心提示:子宫腺肌症又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是由于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细胞,随淋巴、血液循环向四处扩散,种植在盆腔其他部位,并继续生长和蔓延所引起。常见的发病原因为直接异位移植,还可能与机械因素、免疫防御机制缺陷等因素有关。

子宫腺肌症又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是由于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细胞,随淋巴、血液循环向四处扩散,种植在盆腔其他部位,并继续生长和蔓延所引起。常见的发病原因为直接异位移植,还可能与机械因素、免疫防御机制缺陷等因素有关。

一、直接异位移植

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可随经血逆流通过卵巢静脉进入腹腔,种植在卵巢和盆腔各处,并继续生长和蔓延而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

二、原因

1.机械因素:多次人工流产手术或分娩时撕裂部分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倒流到盆腔并种植,从而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2.免疫防御机制缺陷:如果女性先天性雌激素不足,在青春期前后体内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系统对移行上皮的识别能力下降,无法抵抗病菌侵入,进而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情况。

3.激素影响:若长期服用含有大量雌激素类药物,如避孕药等,可能会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和腺体生成,使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增加。

4.腹部外科手术史:既往有过剖宫产、阑尾切除术、输尿管镜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妇科及泌尿外科手术经历者,较易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

5.医源性损伤:如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异位的子宫内膜可能发生机化,但被吸收的可能性较小,最终形成囊肿样改变,甚至逐渐增大造成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情况下可继发炎症反应。

6.遗传因素:有家族聚集现象,约15%患者的一级亲属中存在该病,提示该病存在遗传倾向。

7.其他原因:吸烟也可能增加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也容易罹患此疾病。

对于无症状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意观察即可。而对于有明显痛经等症状的患者,则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止疼药进行缓解,必要时可通过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您最近浏览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