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窄性心包炎易出现
核心提示:缩窄性心包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包炎症和纤维组织增生,使心室舒张受限而影响心脏的排出血量。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心悸、腹胀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严重时可导致休克。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有结核、化脓及非特异性感染,另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放射治疗后也可引起缩窄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包炎症和纤维组织增生,使心室舒张受限而影响心脏的排出血量。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心悸、腹胀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严重时可导致休克。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有结核、化脓及非特异性感染,另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放射治疗后也可引起缩窄性心包炎。
![](https://image.39.net/auth/w/20230522/1660616857662652416.jpg)
一、常见病因
1.结核:若患者既往患有肺或胸膜结核病灶,在活动期可能会波及到心包形成慢性炎症。如果患者的抵抗力低下,病情迁延不愈,则可能导致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
2.化脓:常继发于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此外,还可能与梅毒有关,梅毒早期未及时发现或者未经正规抗梅毒治疗者,晚期可发生心肌炎、心内膜炎以及心包积液,最终可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
3.非特异性感染:常见的是急性心包炎,其中急性心包炎中以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其他类型包括病毒性、真菌性和非典型性细菌感染等。若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也可能由急性心包炎进展成缩窄性心包炎。
4.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到心肌和心包时可以表现为缩窄性心包炎。
5.放射治疗:部分恶性肿瘤在放疗过程中由于射线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缩窄性心包炎发生的几率。
二、治疗措施
缩窄性心包炎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一般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选择改善心肌重构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必要时需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等。对于症状较重且内科治疗无效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常用的术式主要有心包切除术和支架植入扩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