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头痛头晕按摩穴位
核心提示:神经性头痛、头晕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进行缓解症状,如通过按摩穴位的方式。常用的穴位包括百会穴、风池穴、太阳穴等,还可以配合其他穴位联合使用。
神经性头痛、头晕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进行缓解症状,如通过按摩穴位的方式。常用的穴位包括百会穴、风池穴、太阳穴等,还可以配合其他穴位联合使用。

一、百会穴
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在两耳尖连线和水平线交点处,具有醒神开窍、升阳固脱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癫痫抽搐以及头痛眩晕等症状,对于神经性头痛、头晕也有较好的疗效。
二、风池穴
位于项后区,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中风不省人事、颈项强痛或麻木、小儿惊风、癫痫、头痛、目赤肿痛、鼻渊、喉痹、瘿瘤、癫狂痫等病症。
三、太阳穴
在眉梢到目外眦之间,向外眼角延长线上2横指(食指、中指)的距离,是督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具有平肝息风、清热明目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视物不清、偏头痛、失眠、心烦、神经衰弱、脑血管病等病症。
四、印堂穴
位于额部中间,两眉头间正中点处,具有宁心安神、益智提神的作用,主治头痛、头昏、失眠、健忘、神经衰弱、抑郁、老年痴呆、高血压等病症。
五、攒竹穴
位于眉头陷中,瞳孔两侧,眶下缘与眼球切迹之间,具有熄风止痉、聪耳明目的作用,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明、眼睑痉挛、口眼歪斜等病症。
六、风府穴
位于颈部后面,当颈筋膜结扎之中,两侧风池穴下面的凹陷处,具有疏散风邪、解除肌肉痉挛、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颈椎病、肩胛炎、落枕、颈部僵硬、神经性头痛、头晕、耳鸣、耳聋、面瘫、癫痫、脊髓疾病等病症。
七、列缺穴
位于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桡骨茎突上方,尺动脉搏动处,具有宣肺调气、祛湿通络的作用,主治神经性头痛、头晕、咽喉肿痛、咳嗽、气喘、手指挛急不灵等病症。
此外,合谷穴、太冲穴、申脉穴、照海穴、悬钟穴等穴位也可以辅助改善神经性头痛、头晕的症状。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并根据医生的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