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梗阻导致肾萎缩
核心提示:尿路梗阻引起肾萎缩可能由尿道结石、输尿管狭窄、膀胱颈挛缩、前列腺增生、尿道膜状隔等病因所致,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影响肾功能。
![](https://image.39.net/auth/w/20180408/20210.jpg)
尿路梗阻引起肾萎缩可能由尿道结石、输尿管狭窄、膀胱颈挛缩、前列腺增生、尿道膜状隔等病因所致,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影响肾功能。
1.尿道结石
尿道结石是指尿液中的矿物质结晶体聚集形成固体块状物,当结石移动时可能会堵塞尿道,导致排尿困难和疼痛。对于尿道结石引起的梗阻,可以考虑使用非处方药物如枸橼酸钾进行治疗以减少结石形成。
2.输尿管狭窄
![](https://image.39.net/auth/w/20180508/44459.jpg)
输尿管狭窄是由于先天性畸形、外伤、炎症等原因导致输尿管壁纤维化变窄,影响尿液排出,久而久之会导致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手术切除狭窄段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主要方法,例如经皮肾镜取石术。
3.膀胱颈挛缩
膀胱颈部肌肉过度收缩或者痉挛,使尿液无法顺利通过膀胱颈口,从而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等症状。膀胱颈挛缩可通过膀胱颈切开术来缓解症状。
4.前列腺增生
![](https://image.39.net/auth/w/20221209/1601185829680709632.jpg)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由于前列腺组织细胞异常增长,压迫尿道,导致排尿不畅,严重时可引起尿潴留甚至肾衰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改善排尿困难的症状。
5.尿道膜状隔
尿道膜状隔位于尿道内侧,是一层薄膜样结构,当其过厚或位置不当时,会引起排尿障碍。长期的排尿不畅可能导致尿液反流至肾脏,进而引起肾萎缩。针对尿道膜状隔引起的排尿障碍,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如经尿道电切术来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监测肾萎缩的程度和进展情况。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小便通畅,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