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核心提示:临床上通常可以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但需要建立在确诊疾病、明确给药部位、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条件下,而且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时,应遵循先稀后浓的原则,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临床上通常可以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但需要建立在确诊疾病、明确给药部位、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条件下,而且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时,应遵循先稀后浓的原则,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1、确诊疾病:通过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帮助诊断疾病,如严重的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可以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给药治疗;
2、明确给药部位:去甲肾上腺素一般采用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由于药物的浓度较高,所以一般选择较粗大静脉,如颈静脉、股静脉、手掌、手指等部位,可以提高药物的使用效率;
3、用药剂量:给药剂量应根据病情调节,由于去甲肾上腺素的剂量可以根据输液速度进行调节,所以具体用量应由医生根据病情调节;
4、用药时间: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属于急救药物,所以应在较短时间内给药,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通常去甲肾上腺素可采用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方式给药。皮下注射的优点在于吸收速度较快,不受病人的状态、条件限制,而且适用于儿茶酚胺类药物中毒的抢救;
5、其他:去甲肾上腺素能刺激人肾上腺α、β受体,有较强的收缩血管功能,并通过收缩血管维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供。同时,去甲肾上腺素对α受体的刺激作用可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呼吸困难,而静脉注射可维持血管稳定,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供,避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