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诊断依据
核心提示:接触性皮炎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病史、临床表现以及体格检查等。如果患者出现疑似接触性皮炎的症状或反应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接触性皮炎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病史、临床表现以及体格检查等。如果患者出现疑似接触性皮炎的症状或反应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一、病史
1.致敏物质接触史:如花粉、尘螨、化妆品、染发剂等,还包括物理因素刺激,比如日光照射、冷热敷等。
2.发病前的一般情况:包括有无饮酒、服药,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等情况。
二、临床表现
1.皮肤损害:表现为在接触部位发生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严重者还会伴有全身症状,例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
2.伴随症状:当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还可能会引起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的情况。
三、体格检查
1.视诊:观察局部是否有渗出、糜烂,以及是否覆盖有鳞屑等情况。
2.触诊:触摸患处皮肤是否有瘙痒感、疼痛感,按压后是否会出现水疱破溃等现象。
3.划痕试验:是确诊接触性皮炎的一种有效方法,通常是在可疑过敏原上滴一滴血或者是一滴尿液,然后用针尖在皮肤上面轻轻划过,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变风团,则说明对这种物质不过敏。
4.斑贴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通常是将少量的致敏物放在患者的背部或者是前臂,并保持48-72小时,若在此期间出现了红色斑块且边缘隆起的现象,则提示存在过敏的情况。
5.脱敏疗法:主要是针对已经明确致敏原的人群,通过反复多次接触致敏原,使机体逐渐适应而产生耐受作用,从而避免再次接触该种物质后导致皮损的情况。
6.其他方面:如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活检有助于自身免疫性口周皮炎的确诊,还有皮肤点刺试验和激发试验对于接触性荨麻疹也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由于接触性皮炎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因此需要积极进行治疗,可以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抗组胺药物治疗,同时还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涂抹患处帮助缓解瘙痒症状。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远离过敏原,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