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标准
核心提示:缺铁性贫血是由缺铁导致的血红素合成异常,进而产生皮肤苍白、无力、头晕眼花等贫血症状的疾病。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检查、铁代谢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
缺铁性贫血是由缺铁导致的血红素合成异常,进而产生皮肤苍白、无力、头晕眼花等贫血症状的疾病。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检查、铁代谢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
![](https://image.39.net/auth/w/20150826/6093.jpg)
1、临床症状:患者具有皮肤苍白、无力、头晕眼花、耳鸣、心悸、气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临床症状,尤其面部、口唇、甲床等苍白症状更加明显;
2、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血红蛋白浓度下降,一般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红细胞计数减少,但不同性别参考值也会有所不同;
3、骨髓穿刺检查:骨髓穿刺可见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低于正常值;
4、铁代谢检查: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红细胞内铁缺乏;
5、影像学检查:若临床怀疑该病,则需进行消化道X线检查、胃肠镜检查来观察胃肠道是否出现病变,以排除该病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X线检查可见胃黏膜皱襞变细、胃壁增厚等。胃肠镜检查可见黏膜皱襞加深、毛糙等。
此外,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多表现为心悸、乏力等症状,怀疑该病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