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萎缩与脑积液
核心提示:脑萎缩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体积缩小、容积减小的一种病理状态。而脑积液是脑脊液自蛛网膜下腔渗入蛛网膜下面隙和脑池所形成,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脑萎缩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体积缩小、容积减小的一种病理状态。而脑积液是脑脊液自蛛网膜下腔渗入蛛网膜下面隙和脑池所形成,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https://image.39.net/auth/w/20190814/58249.jpg)
如果患者出现脑萎缩的情况,则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如记忆力下降等,此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若存在脑积水的情况,也需要积极处理。
一、原因
1.脑血管疾病:例如脑出血、脑梗死等,在病情稳定期会导致大脑长时间缺血、缺氧,从而会引起脑萎缩的现象发生,并且还会伴有肢体偏瘫以及麻木等情况。
2.颅内感染性疾病:比如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病等,会对神经造成损伤,也会诱发上述情况。
3.头部外伤:在受到外力撞击后,会造成脑挫裂伤或者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也有可能会引发以上现象。
4.肿瘤因素:当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压迫到周围脑组织时,会影响正常血液循环及氧气供应,因此会出现此现象。
二、治疗
1.药物治疗:对于轻度脑萎缩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改善脑代谢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吡拉西坦片、奥拉西坦胶囊等,能够促进大脑恢复。
2.手术治疗:如果是比较严重的脑积水,则需要通过脑室腹腔引流术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使多余的脑脊液排出。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脑部寄生虫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并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