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会引起尿路感染
核心提示:尿路感染可能是由细菌感染、尿道结石、尿道狭窄、膀胱过度活动症、长期憋尿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https://image.39.net/auth/w/20230814/1690968267931389952.jpg)
尿路感染可能是由细菌感染、尿道结石、尿道狭窄、膀胱过度活动症、长期憋尿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细菌感染
由于病原菌侵入泌尿系统繁殖而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方法,如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尿道结石
![](https://image.39.net/auth/w/20221027/1585450877337075712.jpg)
当存在尿道结石时,结石可能阻塞尿液排出通道,引起排尿困难和疼痛。手术移除结石是最常见的方法,例如使用经尿道镜取石术将结石从体内取出。
3.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会导致尿流不畅,增加尿液滞留的风险,从而诱发感染。可通过尿道扩张术或植入支架来缓解狭窄,以恢复尿道通畅性。
4.膀胱过度活动症
![](https://image.39.net/auth/w/20180424/40109.jpg)
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对刺激敏感,可能导致尿意频繁但每次尿量不多,进而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的症状。行为疗法和盆底肌肉锻炼可用于改善症状,必要时可遵医嘱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长期憋尿
长期憋尿会使膀胱壁受到压迫和损伤,易发生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治疗,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药物控制感染。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若出现尿路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完成尿常规、尿培养等检验项目。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