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尿道结石的病因
核心提示:慢性尿道结石的病因可能包括尿液浓度异常、尿道狭窄、尿道炎、前列腺增生、尿道异物等,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1.尿液浓度异常尿液浓度异常包括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等,会导致尿液中的矿物质结晶形成结石。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增加水分摄入量来缓解,如减少富
![](https://image.39.net/auth/w/20221102/1587745830939529216.jpg)
慢性尿道结石的病因可能包括尿液浓度异常、尿道狭窄、尿道炎、前列腺增生、尿道异物等,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尿液浓度异常
尿液浓度异常包括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等,会导致尿液中的矿物质结晶形成结石。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增加水分摄入量来缓解,如减少富含钙和草酸的食物摄入量,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
2.尿道狭窄
![](https://image.39.net/auth/w/20150826/118.jpg)
尿道狭窄是由于先天性畸形、外伤、炎症等原因导致尿道腔缩小,影响尿液排出,久而久之易形成尿道结石。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例如经尿道膀胱镜下尿道扩张术、经尿道电切术等。
3.尿道炎
尿道炎是由淋球菌、非淋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黏膜炎症,炎症刺激可引起尿频、尿急等症状,进而诱发尿道结石的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头孢曲松钠、盐酸多西环素片等。
4.前列腺增生
![](https://image.39.net/auth/w/20180423/37693.jpg)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当发生梗阻时,尿液无法顺利排空,滞留于膀胱内,使尿液中的晶体物质沉淀并逐渐形成结石。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的尿道结石,可以考虑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5.尿道异物
尿道异物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容易出现血尿的症状,如果血液凝固不完全,则可能形成血块堵塞尿道,进一步发展为尿道结石。针对尿道异物引起的尿道结石,通常需要取出异物后,再配合药物排石治疗,如遵医嘱服用排石颗粒、肾石通颗粒等药物。
建议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以监测结石的变化。同时,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尿液稀释和排出,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