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免疫性肝炎的诊断方法
核心提示: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于机体对肝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及反应素所致的一组以肝脏损伤为主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不同程度的乏力、腹胀、食欲缺乏和瘙痒等非特异性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清转氨酶升高或胆管相关指标异常,组织学特征为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界面性肝炎,严重病例可快速进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因此需要积极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于机体对肝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及反应素所致的一组以肝脏损伤为主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不同程度的乏力、腹胀、食欲缺乏和瘙痒等非特异性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清转氨酶升高或胆管相关指标异常,组织学特征为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界面性肝炎,严重病例可快速进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因此需要积极治疗。

一、病史与症状
1.典型症状:患者常表现为乏力、疲劳感、上腹部不适、瘙痒等症状,少数有肌肉关节疼痛、皮疹、干燥综合征表现。
2.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表现为尿色加深、巩膜和皮肤黄染,也可无任何症状而仅在体检时发现肝大,甚至出现右上腹肿块感。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可见抗核抗体阳性,如ANA、SSA、SSB、Scl-70等相关自身抗体阳性;血常规提示贫血、白细胞下降以及血沉增快等;生化检测可见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乳酸脱氢酶水平增高;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见肝内回声不均匀或结节状改变,门静脉正常或增宽,脾脏增大,晚期可有腹水形成。
3.病理学检查:活检组织学检查显示汇管区浆细胞聚集伴胆管损伤、界面性肝炎、肉芽肿性肝炎、肝小叶结构破坏等。
4.组织切片荧光显微镜检查:若使用ELISA法测定循环中抗线粒体抗体AMA,则有助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
三、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即可确诊该病。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存在病毒感染导致的肝功能损害,或者长期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炎等情况,在排除上述因素后方可考虑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