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炎怎样早起确诊的
核心提示:脊柱炎在早期的确诊比较困难,需要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出现不明原因腰痛或僵硬感,并伴有晨僵现象,则可能患有脊柱炎,此时需及时就医。
脊柱炎在早期的确诊比较困难,需要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出现不明原因腰痛或僵硬感,并伴有晨僵现象,则可能患有脊柱炎,此时需及时就医。

一、临床表现
1.腰背疼痛:是常见的首发症状,通常为休息后加重、活动后缓解的特征性特点,常发生于夜间,且疼痛较重,患者可感觉到明显的腰部发紧和僵硬感,但无明显的压痛点。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表现为持续性钝痛,甚至出现剧烈疼痛,有时会向背部、臀部放射,导致双下肢麻木等症状。
2.关节肿胀:部分患者会出现足跟痛或足跟肿胀、红斑的症状,严重者还会有关节破坏以及功能障碍的情况。
3.其他情况:如疲劳感、低热、消瘦及全身肌肉酸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也可能提示存在脊柱炎的可能性。
二、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类风湿因子测试等,主要目的是排除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或者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三、影像学检查
1.普通X线片:可以观察到骨质的变化,比如骨质疏松、融合、穿孔等,但不能发现软组织的病变。
2.CT检查:对于脊柱炎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显示椎体边缘模糊、退变、不规则,以及骨赘形成、韧带骨化、脊柱畸形等情况。
3.MRI检查:对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因此适合用于观察脊柱周围软组织的病变,比如脊髓空洞症、蛛网膜囊肿、硬膜囊积水、关节突增生、骨化,以及查出隐匿性的骨折、脱位、半脱位等。
4.骨密度测定:主要是指骨骼矿物质含量的测定,正常情况下骨密度随年龄而逐渐降低,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评估和预测,也可以用于某些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病因诊断,比如脊柱炎引起的骨质疏松。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还可以选择超声检查、ECT检查等方法辅助诊断。由于脊柱炎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若未积极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比如间歇性破口不愈合、关节变形、肢体运动障碍等。因此一旦确诊建议尽早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比如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美洛昔康片等药物止痛,或行手术矫正畸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