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首页 39问医生 名医在线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新闻 诊疗 药品 手机挂号30秒挂号、免费问医生
与万千病友交流
扫描下载
39就医助手APP
收录14502种疾病、症状

心因性精神障碍有哪些症状

2023-10-15 00:18:2339健康网

核心提示:心因性精神障碍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疲劳迟钝、社交退缩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心因性精神障碍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疲劳迟钝、社交退缩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情绪低落

心因性精神障碍中,心理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持续压力等可能导致神经递质失衡,影响情感中枢的功能,从而引发情绪低落。 情绪低落可能伴随抑郁、兴趣减退等症状,其主要发生在大脑的情感中枢区域。

2.焦虑

心因性精神障碍可导致个体对某些刺激产生过度的担忧和恐惧,进而出现焦虑的症状。 焦虑通常伴随着紧张不安、肌肉紧张和自主神经系统激活,在身体上的表现有出汗、颤抖等。

3.睡眠障碍

心因性精神障碍会引起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紊乱,可能会抑制5-羟色胺受体介导的睡眠调节功能,导致失眠或嗜睡。 失眠会导致入睡困难、早醒或白天疲乏,而嗜睡则表现为长时间的睡眠需求增加。

4.疲劳迟钝

心因性精神障碍下,由于长期的心理压力或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会导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此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使机体代谢加快,能量消耗过多,从而感到疲劳迟钝。 这种症状通常表现在日常活动中感到乏力,无法集中注意力,可能伴有认知能力下降。

5.社交退缩

社交退缩可能是由心因性精神障碍引起的社交恐惧症所致,当个体面临社交场合时,会触发大脑杏仁核的活动,杏仁核是负责处理恐惧和回避行为的区域,从而导致逃避社交的行为。 个体在面对人际互动时会出现回避、不愿接触他人的现象,这种回避行为集中在社交情境中。

针对心因性精神障碍,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心理评估等以确定诊断。治疗措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非药物干预手段。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的压力源,同时注意饮食均衡,保证营养摄入,有利于缓解症状。

您最近浏览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