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数注意事项
嗜中性杆状粒细胞明显升高,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嗜酸粒细胞消失,表示感染极为严重,病情凶险,预后极差。
嗜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数指标解读结果
- 正常值:
- 白细胞自动计数仪:(2~7)×109/L (2000~7000/mm3)
高于正常值:
暂无相关资料
低于正常值:
暂无相关资料
嗜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数检查作用
嗜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数对血液病、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的诊断有作用。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感染、全身感染、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妊娠中毒症等。、血液病、脑出血、脑肿瘤、手术后、库欣综合征、黏液性水肿、恶性肿瘤、恶病质等。中性粒细胞减少: 重症感染、特殊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病毒感染性疾病、立克次体感染、原虫病(疟原虫、黑热病、原虫感染)等、血液病、胶原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嗜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数检查过程
(1)采血1小滴于载玻片一端,用一推片以35°~45°倾斜推出四周留有适量空隙,可分清头、体、尾的薄血片。血膜长度不少于2.5cm,末梢至玻片另一端尚余空隙约1cm。血膜干后染色。
(2)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法:平置血片于染色架上,加染色液3~5滴,立即盖满血膜,约30s后加缓冲液5~10滴,轻轻摇动玻片或轻轻吹气使染液与缓冲液混和,5~10min后用水冲去染液,待干后镜检。
(3)快速法:将快速染液甲液、乙液分别置于适当大小染色缸中,将血片先浸入甲液30s,水洗,再浸入乙液30s,水洗,待干后镜检。
(4)镜检:选择血膜体尾交界处,红细胞已基本不相重叠之处用油镜检查,检查应上下左右有一定方向,并顾及血膜长径两侧边缘,否则影响各类细胞的检出率。计数100~200个白细胞,按其形态分类,并求出百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