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利尿素又称加压素,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分泌的一种环状肽激素。其生理功能是增强肾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起抗利尿作用,能维持血浆正常胶体渗透压,因此对肾脏浓缩功能有很大影响。血容量和血压等因素的改变都可影响抗利尿素的分泌。
...[详细][收起]抗利尿激素注意事项
吸烟者、应激状态(如烧伤、饥饿、手术等)可使血浆抗利尿素升高;寒冷、饮酒可使血浆抗利尿素降低。
抗利尿激素指标解读结果
- 正常值:
- 1.0~1.5ng/L。(放射免疫法)
高于正常值:
增高:见于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及胰岛素缺乏,以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肺结核、脑外伤、充血性心力衰竭。夜间站立体位、疼痛时可使拉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摄人镇静剂、降糖药可使血抗利尿激素水平增高。
导致该异常结果可能疾病为: 肥胖症
低于正常值:
减低:见于尿崩症、肾病综合征,以及摄人锂盐及四环素等药物。
抗利尿激素相关疾病
抗利尿激素相关症状
抗利尿激素检查作用
抗利尿激素测定对尿液浓缩和稀释相关疾病的诊断有辅助作用。升高见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高,体液容量减少,某些肿瘤、颅脑损伤、过多注射利尿激素,应激情况等。减低 见于尿崩症、肾病综合征、烦躁多饮综合征,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体液容量增加等。
抗利尿激素检查过程
1、抗原与抗体反应:将标本 、标记抗原和抗血清顺序定量加入小试管内,置室温作用24h.2、B、F分离:分离技术多种多样,常用沉淀法。①第二抗体沉淀法:又称双抗体法,在受检抗原与第一抗体特异性反应后加入相应的第二抗体,使形成的抗原-第一抗体-第二抗体的复合物共沉,一经离心即可使结合标记抗原B与游离抗原F分离。本法是特异性沉淀,分离完全,非特异性结合力低。但第二抗体用量较大,成本较高。②聚乙二醇沉淀法:使蛋白质处于等电点状态,水化层破坏而导致蛋白质沉淀。本法优点是PEG制备方便、价廉、分离快速,缺点是非特异沉淀物较多,分离不完全。③第二抗体-聚乙二醇沉淀法:本法既有PEG法的快速沉淀优点,且保持第二抗体特异性沉淀的作用,又减少第二抗体用量,并降低PEG浓度,使非特异沉淀物减少。④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表面活性将小分子的游离部分吸附。如在活性炭表面涂上一层葡聚糖,使它表面具有一定孔径的网眼,从而允许小分子游离抗原或半抗原逸入而被吸附,而大分子复合物则被排斥在外。
3、放射性强度测定:B和F分离后,即可测定其放射性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