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腰椎骨折有哪些表现?
核心提示:骨质疏松症腰椎骨折表现为疼痛、脊柱变形、身高缩短、呼吸功能受限、排尿困难,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脊柱稳定性并接受适当治疗。
骨质疏松症腰椎骨折表现为疼痛、脊柱变形、身高缩短、呼吸功能受限、排尿困难,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脊柱稳定性并接受适当治疗。
![](https://image.39.net/auth/w/20180420/35562.jpg)
1.疼痛
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后,由于骨骼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压缩性骨折。骨折处周围软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疼痛通常位于背部中央,可能伴有放射痛至腿部。
2.脊柱变形
随着病情进展,脊柱逐渐失去支撑而出现楔形变短,进而导致身体姿势改变,如含胸、驼背等。脊柱变形主要发生在胸腰段,但也可影响整个脊柱。
3.身高缩短
当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腰椎骨折时,会导致椎体高度降低,从而引起身高缩短的现象。身高缩短通常出现在腰椎区域,且可能伴随有持续性的身高变化。
4.呼吸功能受限
骨质疏松症患者因脊柱压缩性骨折导致胸廓前后径缩短,直接影响肺部通气功能,引起呼吸功能受限。呼吸功能受限的症状可表现为胸闷、气促,尤其是在剧烈活动后更为明显。
5.排尿困难
若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腰椎骨折压迫到马尾神经,则可能会引发排尿困难的情况发生。排尿困难的症状可能包括尿流细弱、排尿时间延长以及尿潴留等。
针对骨质疏松症腰椎骨折,建议进行X线检查、CT扫描或MRI以评估骨折情况和脊柱稳定性。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阿仑膦酸钠口服片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或手术矫正脊柱异常。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富含钙和维生素D,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以减少骨质流失风险。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和平衡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密度,但在康复期间应避免高强度活动,以免加重脊柱负担。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