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肝功能异常影响
核心提示:孕期肝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肝功能指标异常、妊娠期胆汁淤积症、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肝功能指标异常肝功能指标异常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等升高,这些指标异常可能表明肝脏受损或疾病状态。可能导致孕妇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亡。
![](https://image.39.net/auth/w/20221027/1585478033744199680.jpg)
孕期肝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肝功能指标异常、妊娠期胆汁淤积症、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1.肝功能指标异常
肝功能指标异常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等升高,这些指标异常可能表明肝脏受损或疾病状态。可能导致孕妇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亡。
2.妊娠期胆汁淤积症
![](https://image.39.net/auth/w/20180413/29282.jpg)
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是由于胆汁代谢障碍导致的,此时胆汁酸水平增高,对皮肤和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会导致瘙痒症状,且通常出现在夜间或饭后,严重程度不一,有时伴有轻微不适,但也有少数孕妇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早产、胎儿缺氧等。
3.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肝脏细胞内脂肪含量超过正常值,这会影响肝细胞的功能,导致肝功能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胀满、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长期发展还可能会诱发肝硬化。
4.药物性肝损伤
![](https://image.39.net/auth/w/20150826/7569.jpg)
药物性肝损伤是由某些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当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直接或间接对肝脏造成毒性作用时,就会引发肝功能异常。典型表现为乏力、发热、皮疹、黄疸等,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衰竭,威胁生命安全。
5.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自身肝细胞表面抗原的免疫应答,导致肝细胞破坏和炎症反应,进而引起肝功能异常。孕妇感染后,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引起宫内感染,导致新生儿出生后成为慢性感染者。
孕期肝功能异常可能影响母儿健康,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使用未经医生指导的药物。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