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首页 39问医生 名医在线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新闻 诊疗 药品 手机挂号30秒挂号、免费问医生
与万千病友交流
扫描下载
39就医助手APP
收录14502种疾病、症状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现状

2024-06-14 14:49:0739健康网

核心提示: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现状是通过抗病毒药物进行,症状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乏力、食欲减退、腹胀、黄疸,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现状是通过抗病毒药物进行,症状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乏力、食欲减退、腹胀、黄疸,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病毒性肝炎是由病毒感染肝脏细胞导致的炎症反应,这些病毒包括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后会导致肝细胞受损,此时转氨酶会释放入血液中,导致其活性增高。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此酶会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其活性增加。

2.乏力

由于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从而出现乏力的症状。乏力是许多人在患病毒性肝炎期间都会经历的一种常见症状,这种感觉可能源于身体用于对抗病毒的消耗以及肝脏功能障碍引起的不适。

3.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可能是由病毒直接作用于胃肠道黏膜,引起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所致。食欲减退通常是因为病毒侵袭肝脏后,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进而影响食物的正常代谢过程所引发的临床表现。

4.腹胀

腹胀的发生与肝脏炎症活动有关,因为肝脏炎症会引起胆汁分泌异常,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腹胀。腹胀多见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主要是由于肝炎导致肝脏肿大压迫周围脏器,使气体积聚而产生腹部膨胀感。

5.黄疸

黄疸通常是由于肝炎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使其积累并返回到血液中,使得皮肤和眼白部分出现黄色染色的现象。黄疸通常发生在慢性乙型肝炎晚期,这是由于长期的肝炎病变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胆红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在血液中积累所引起的。

针对病毒性肝炎,建议进行肝功能测试、肝脏超声波检查等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或干扰素α,需遵医嘱使用。患者应避免饮酒,保持均衡饮食,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确保充足的休息,以支持肝脏健康。

您最近浏览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