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偏高90是不是肝炎
核心提示:谷丙转氨酶(ALT)是评价肝脏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可出现升高。但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原因较多,并不局限于病毒感染,如药物因素、酒精因素等非疾病因素均可导致其数值增高,而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以及肝硬化、肝癌等疾病也可导致谷丙转氨酶明显或轻度增高。
谷丙转氨酶(ALT)是评价肝脏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可出现升高。但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原因较多,并不局限于病毒感染,如药物因素、酒精因素等非疾病因素均可导致其数值增高,而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以及肝硬化、肝癌等疾病也可导致谷丙转氨酶明显或轻度增高。

一、非疾病因素
1.药物因素:若患者服用的药物中含有关于肝脏代谢的相关成分,可能会对机体产生影响而导致谷丙转氨酶水平上升,停用相关药物后即可恢复正常。
2.酒精因素:长期大量饮酒者由于乙醇在体内转化成乙醛,会对肝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因此日常应避免饮酒,同时积极进行保肝治疗。
二、疾病因素
1.脂肪肝:肥胖人群容易发生脂肪肝,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长此以往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反应,此时需积极减肥并遵医嘱使用辛伐他汀片、洛伐他汀片等药物治疗。
2.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类型,病情较重且迁延难愈,主要表现为乏力、瘙痒、黄疸等症状,严重者还可有腹水、静脉曲张出血等表现。通常需要应用熊去氧胆酸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治疗。
3.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性低白蛋白血症、肝豆状核变性等,因缺乏铜氧化酶,使铜离子利用障碍,致使肝、脑及其他组织器官受到损害,进而诱发谷丙转氨酶升高至正常值数倍以上的情况。对此,患者需限制与铜接触的时间及范围,必要时还需采用驱铜治疗,如使用葡萄糖酸锌颗粒、硫酸锌口服溶液等药物。
4.肝硬化:早期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腹胀等症状,检查可见谷丙转氨酶轻微升高。确诊后需要积极治疗,临床常用双环醇片、安络化纤丸等药物治疗。
5.肝癌:常由乙肝、丙肝等慢性肝病发展而来,除谷丙转氨酶异常外,还可能伴随消瘦、右上腹部疼痛等症状,一般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除了上述情况以外,如果存在心肌梗死、肺梗死、肾梗死等情况也可能引发该现象,建议到医院内科完善B超、CT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