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肝损伤
核心提示:代谢性肝损伤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损害,多为化学因素、病毒因素、药物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状。
代谢性肝损伤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损害,多为化学因素、病毒因素、药物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状。

1、化学因素:如接触了含磷、铅、四氯化碳的化学物质,可引起代谢性肝损伤,可导致肝细胞变性或坏死,引起肝功能出现异常。需避免接触这类物质,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肝护肝的药物,如甘草酸制剂、双环醇等;
2、病毒因素:常见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引起的代谢性肝损伤,感染乙肝病毒后会导致肝脏出现炎症,破坏肝细胞膜,导致肝细胞受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
3、药物因素:如抗结核药、化疗药、降脂药等,患者不合理用药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肝细胞受损。需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药物,或适量使用维生素C促进代谢,保护肝脏;
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紊乱,破坏肝细胞,引起代谢性肝损伤。需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同时进行保肝治疗。
此外,长期大量饮酒也可能引起代谢性肝损伤。酒精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或发生炎性水肿,进而破坏肝细胞膜,引起代谢性肝损伤。患者应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必要时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