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首页 39问医生 名医在线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新闻 诊疗 药品 手机挂号30秒挂号、免费问医生
与万千病友交流
扫描下载
39就医助手APP
收录14502种疾病、症状

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2024-05-21 22:24:1139健康网

核心提示: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卧床、免疫抑制、侵袭性操作、皮肤完整性受损以及使用抗菌药物。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患者易受病原体侵袭,增加感染风险。建议采取预防措施,如定期翻身、优化免疫状态、减少不必要的操作等,以降低感染概率。

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卧床、免疫抑制、侵袭性操作、皮肤完整性受损以及使用抗菌药物。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患者易受病原体侵袭,增加感染风险。建议采取预防措施,如定期翻身、优化免疫状态、减少不必要的操作等,以降低感染概率。

1.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会导致血液循环减慢、皮肤干燥和皮下组织缺氧,增加细菌定植的风险。因此需要定期翻身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的发生。

2.免疫抑制

免疫抑制是指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降低,易发生感染。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增加感染风险。针对免疫抑制患者,应优化用药管理,如调整免疫抑制剂量或更换方案,以减少感染概率。

3.侵袭性操作

侵入性操作包括插管、手术等,这些操作可能导致微生物进入血液循环并引起全身感染。术后加强伤口护理是关键,如按时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等。

4.皮肤完整性受损

皮肤完整性受损使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易受细菌污染而导致感染。保持创面清洁干燥,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是必要的。

5.使用抗菌药物

长期滥用或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使得原本敏感的致病菌变得难以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止耐药性产生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遵循医嘱完成整个疗程。

建议定期进行营养评估,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必要时给予高蛋白饮食或肠外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机体免疫力。

您最近浏览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