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急慢性过敏性鼻炎
核心提示:急性和慢性过敏性鼻炎可通过症状持续时间、症状严重程度、鼻腔分泌物性质、免疫反应类型以及治疗方式来区分。
急性和慢性过敏性鼻炎可通过症状持续时间、症状严重程度、鼻腔分泌物性质、免疫反应类型以及治疗方式来区分。
![](https://image.39.net/auth/w/20180423/36686.jpg)
1.症状持续时间
急性过敏性鼻炎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短期出现的症状,如打喷嚏、流涕等;而慢性过敏性鼻炎则为长期或反复发作。
急性过敏性鼻炎多由接触花粉、尘螨等致敏原引起,通过避免接触致敏原及使用抗组胺药可缓解症状。慢性过敏性鼻炎需考虑遗传因素,并采取环境控制措施及药物治疗。
2.症状严重程度
急性过敏性鼻炎可能伴有剧烈打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等症状;慢性过敏性鼻炎则以间歇性或持续性症状为主,但一般不会出现急性期那么严重的症状。
急性过敏性鼻炎主要通过口服抗组胺药进行治疗,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慢性过敏性鼻炎则需要长期使用鼻内糖皮质激素,如丙酸倍氯米松、氟替卡松等。
3.鼻腔分泌物性质
急性过敏性鼻炎时,鼻腔分泌物通常呈水样且易擤出;慢性过敏性鼻炎则可能导致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积聚于鼻道中。
针对急性过敏性鼻炎,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来清除分泌物;对于慢性过敏性鼻炎,则建议使用含皮质类固醇的鼻喷剂,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
4.免疫反应类型
急性过敏性鼻炎是由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慢性过敏性鼻炎则可能是由于T细胞参与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IgE介导的超敏反应可通过口服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异丙嗪等进行治疗;迟发型超敏反应则需使用全身性免疫调节剂,如环孢素、甲氨蝶呤等。
5.治疗方式
急性过敏性鼻炎通常采用短程治疗,包括口服抗组胺药、鼻用皮质类固醇喷雾剂等;慢性过敏性鼻炎则需要较长疗程的治疗,可能涉及免疫调节治疗。
急性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重点是减轻症状,减少复发频率;慢性过敏性鼻炎的目标是控制症状并预防并发症。
患者应定期监测症状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有助于减少症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