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引起痛经的原因
核心提示:附件炎引起痛经可能是由细菌上行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宫颈管粘连、子宫腺肌症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1.细菌上行感染由于阴道和宫颈部存在细菌,在免疫力低下时这些细菌可能会向上扩散至输卵管、卵巢等部位,
![](https://image.39.net/auth/w/20150826/10099.jpg)
附件炎引起痛经可能是由细菌上行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宫颈管粘连、子宫腺肌症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细菌上行感染
由于阴道和宫颈部存在细菌,在免疫力低下时这些细菌可能会向上扩散至输卵管、卵巢等部位,导致附件发炎。炎症刺激会导致下腹疼痛、腰酸背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2.子宫内膜异位症
![](https://image.39.net/auth/w/20180420/34389.jpg)
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以外的位置,当月经来潮时,这些异位组织也会出现出血和痉挛,从而引起痛经。此外,还可能伴随月经周期性的下腹部疼痛、性交疼痛等症状。对于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可以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改善不适症状。
3.盆腔粘连
盆腔粘连是指盆腔内的器官表面发生纤维化改变,导致器官之间的连接过紧,活动受限,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引起下腹部坠胀感、疼痛等症状。针对盆腔粘连的情况,可考虑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处理,例如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等。
4.宫颈管粘连
![](https://image.39.net/auth/w/20191012/59226.jpg)
宫颈管粘连会影响经血排出,使经血积聚在宫腔内,形成宫腔积液,此时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作用,引起下腹部疼痛的症状。宫颈管粘连通常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比如扩宫术、切开术等。
5.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细胞异位到子宫肌层所致,这些异位的细胞会随着月经周期而出现局部缺血、坏死等情况,进而诱发痛经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甲羟孕酮片、炔诺酮片等激素类药物进行调理,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全子宫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进展。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减少附件炎及其他相关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