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表现
核心提示:假性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表现包括血管腔狭窄或阻塞、血肿形成、内膜分离、假腔出现以及真、假两腔之间交通,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动脉壁结构的病理改变,需就医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和评估。 1.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假性夹层动脉瘤是由于大中动脉壁局部撕裂,血液进入血管壁周围组织形成的囊状结
![](https://image.39.net/auth/w/20180424/39044.jpg)
假性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表现包括血管腔狭窄或阻塞、血肿形成、内膜分离、假腔出现以及真、假两腔之间交通,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动脉壁结构的病理改变,需就医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和评估。
1.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假性夹层动脉瘤是由于大中动脉壁局部撕裂,血液进入血管壁周围组织形成的囊状结构。当病变累及到血管腔时,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发狭窄或阻塞。上述情况通常发生在受损的大中动脉,如腹主动脉、胸主动脉等。
2.血肿形成
![](https://image.39.net/auth/w/20180428/43430.jpg)
血肿主要是由于血管破裂后血液积聚在软组织间隙中而形成的局限性液体积聚。假性夹层动脉瘤会损伤周围的血管壁,导致出血并形成血肿。血肿通常位于受损的动脉附近,可能伴有疼痛和触痛。
3.内膜分离
内膜分离是指动脉壁内的内膜从正常的平滑表面剥离下来,向动脉腔内突出。假性夹层动脉瘤的内膜受到外力作用发生撕裂,进一步脱离正常位置,形成内膜分离。内膜分离通常发生在假性夹层动脉瘤的起始处,此时内膜与正常位置相比处于异常状态。
4.假腔出现
![](https://image.39.net/auth/w/20230814/1690974009950339072.jpg)
假腔的形成是由于血液通过受损的血管壁流入周围组织,逐渐扩张形成独立的通道。假性夹层动脉瘤的病变过程中,由于血管壁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血液可从此处进入周围组织,形成假腔。假腔的位置不固定,可以出现在任何长度的假性夹层动脉瘤区域内。
5.真、假两腔之间交通
真、假两腔之间的交通通常是由于血管壁的连续性被破坏,使得两个腔室之间建立了直接通路。假性夹层动脉瘤的病变过程可能导致血管壁薄弱区域扩大,从而形成这种交通。真、假两腔之间的交通通常发生在假性夹层动脉瘤的远端,使血液可以从一个腔室流向另一个腔室。
针对假性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表现,建议进行超声心动图、CTA或MRA以评估血管状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经皮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术或栓塞术。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血压控制,定期复查,以便监测病情变化。